与艾滋相关的 5 大「恶性循环」
歧视带来隐瞒,隐瞒越多越歧视
无知带来恐惧,恐惧越多越无知
拒诊带来隐瞒,隐瞒越多越拒诊
让他人履行义务,来满足自己的权利
用自己的道德观审判他人,用客观的法律漏洞宽恕自己
1、歧视带来隐瞒
隐瞒越多越歧视
中国 720,000 左右登记在册的 HIV+,每年都要在 12 月 1 日这一天接受泄洪般无知媒体与网友的鞭笞与吊打。在当下的舆论场,“艾滋” 真的是媒体再好不过的话题流量收割机。相比之下那些倡导反歧视、号召大家关怀 HIV+ 的虚招子竟也变得格外地人道。
尽管在当前 HIV+ 人数急剧攀升并且越发低龄化的今天,迫在眉睫的疫情迫使医学科技、制药业、医疗政策福利、法律法规等方面逐渐缓慢呈现对 HIV+ 人群利好的态势,但在毫无准入门槛的社交舆论场,HIV+ 人群依然被肆无忌惮的言语刺激着。
人,拥有歧视他人的自由。即便这是不对的,但这也是他的自由。
大致地估计,中国目前还有约 30~50% 的隐藏携带者,他们自己并不知道自己携带了 HIV 病毒,身体毫无症状,似乎还将长久的不知道下去,这些人是疫情难以控制的最大隐患。而导致这个隐患的根源之一,就是人们对艾滋身怀恐惧。
由于社会从上到下,都或多或少、或明显或隐晦地歧视着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和艾滋病患者,并将此征、此症与道德进行了本不应该的挂钩,所以在对自己格外宽容的人类面前,没有人觉得自己是有可能感染 HIV 病毒的那一类人。
人们主观地将自己规划在“绝不可能感染艾滋”的领地里,颐指气使地参与舆论场的恶性循环,指责着、声讨着“那一类最容易感染艾滋的人群”,却不知道在传染病面前,没有人是一座孤岛,而艾滋与道德千丝万缕的联系本身就是落后、幼稚、可笑的。
环境如此,谁还敢面对现实?
我没有症状,我就不会感染艾滋;我不是同性恋,我就不会感染艾滋;我不约炮、不滥交,我就不会感染艾滋……林林总总,都是早期社会对艾滋污名化的反作用力,这些反作用力让人们不相信大部分人感染了艾滋并没有任何症状和可循迹象;不相信同性性行为虽然更容易传播艾滋病毒但异性恋才是疫情肆虐的主力军;不相信即便自己安分守己只要自己或者伴侣稍有疏忽走神仍有不低的概率“中标”……
去检测的压力太大了,去面对的压力太大了!于是干脆不检测、不面对!
对于有消费性性行为的异性恋或者同性恋来说,更多的人并没有戴套意识,或者并不会正确地使用安全套;更多的人没有检测 HIV 的意识和习惯;更多的人明明知道自己有可能携带了病毒但还是不愿去检测、去直接面对……因为一旦检测出为阳性,社会经验告诉我们,自己就成了社会中最容易被歧视、最容易死亡、最容易找不到工作结不了婚的那群人了,而自己再也抬不起头了。比滴端人口还惨。
更大的隐患在于,如果隐藏携带者并不知道自己携带了 HIV 病毒,恰逢 TA 及其性伴侣性安全意识不好,造成病毒大肆传播的可能性非常高。人们虽然可以红口白牙的指责传染源,而事实上双方都有责任,也都没有责任。
乙肝及乙肝病毒携带者曾经也面临过跟当前 HIV/AIDS 相似的局面,高等学府的招生简章甚至可以堂而皇之地写着不接受乙肝及乙肝病毒携带者。而随着综合性医院对乙肝的开放性治疗,和越来越不区别化对待的政策落实,以及我国医疗卫生规范的践行,即便中国拥有 1 亿左右人口携带乙肝病毒,人们也并不对他们有过分的歧视和恐惧了。
艾滋病人多卑微啊,有时候他们甚至不敢奢求与健康人享受平等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能够得到跟乙肝患者平等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就已经很满足了,然而目前尚未实现。
我所期待的未来社会是这样的:
人们拥有选择性行为方式的权利,但彼此应该以诚相待、以套相戴;彼此平均分担责任和结果;
人们不再用乱搞、滥交、出轨等根本无法量化的私德去当成公德评判他人,甚至以此为由剥夺他人应当享有的基本人权;
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可以对艾滋一视同仁,用知识和医疗操作规范武装自己,而不是编造谎言和利用自己与他人的无知拒绝跟这种脆弱的病毒面对面;
人们不再用编造的知乎体,去撰写自己隔壁邻居王阿姨儿子的二大爷家的三叔的堂弟被艾滋病人所“害”的故事会;
艾滋病人可以自强自立、不自怨自艾;不追求特权,只追求平等;不对该坦诚的人隐瞒,不对无法深信的路人倾诉;
政策可以带头修改对艾滋病人不平等对待的 “公务员体检标准”,上行下效,带领人们走出无知带来的恐惧;
人们在探讨别人的事情时,能够做到不以偏概全;不严以律他,宽以待己;不随意评判他人;不对某一个群体进行主观地臆断和指责;
每个人都把自己当成暂时未感染 HIV 病毒的潜在传播者,而不是病毒绝缘体;积极定期检测,诚实面对;早发现,早治疗。
2、无知带来恐惧
恐惧越多越无知
每个人实际上都是潜在的 HIV 病毒携带者,除了已经感染的人。既然如此,在这场人人都应当参与的战疫,每个人都应当用当前医学、科学界所达成的共识去摒弃自己的无知、臆想、刻板印象和固有价值观。
这是一个需要与时俱进的社会,如果我们在 2018 年还要认为艾滋是一个非常肮脏、可怕的疾病,那么就像现在当街拿出 BP 机看消息一样可笑。
其实人们只需要知道这几个常识,就不会对艾滋有过多的责备:
「携带艾滋病病毒,即 HIV 」与「艾滋病,即 AIDS 」是两回事——前者仅仅是体内携带 HIV 病毒,可以在接受免费治疗后身体各项指标和机能与健康人无异,几乎没有死亡率;后者是体内携带的病毒已将免疫系统击溃从而导致并发症,死亡率虽然较高但要看是什么并发症,当前医学有不少艾滋并发症也可以抢救过来。前者如果积极治疗,可以一辈子都不发展成后者。
接受了长期治疗的 HIV 病毒携带者,无法通过无保护的性行为传播给他人——这就是诸多西方国家已证实的「Undetectable=Untransmittable,即:持续监测不到=没有传染性」。HIV 病毒携带者接受抗病毒治疗 6 个月左右,体内病毒载量会低于高精度病载仪器的检测水平,在这种情况下,携带者是无法将体内的 HIV 病毒通过无保护的性行为传播出去的。因为体内的病毒已经被每 12/24 小时就来一次的药物打的昏昏欲睡,无法兴风作浪。
不必把艾滋病人想象成喜爱报复社会的恐怖组织,这么划不来的事情谁会做啊——艾滋病人的隐私受法律保护;药物是国家免费提供的;药物副作用是有的,但是基本都能够克服;携带病毒的生活与健康人只有几秒钟的不同(每日吃药)……在种种政策与福利的庇护下,我简直找不到他们报复社会的理由。如果说认为艾滋病人更容易罹患心理和精神疾病,更多的也是失眠、抑郁、焦虑之类的症状。就这三个症状,谁没有啊,现在你要没有个失眠抑郁和焦虑,你好意思跟人打招呼吗?而且对于免疫系统已有缺陷的 HIV 病毒携带者来说,好好治疗和安静隐逸的生活比什么都重要,通过性行为报复别人结果自己病情加重或者因恶意传播受到法律的制裁被关进班房,你觉得前后哪个更划算?
感染 HIV 跟性道德真的无关——自己安分守己,结果丈夫嫖娼把艾滋传染给自己,应该怪自己?人生中第一次性行为,没有人告诉自己应该带安全套结果中标,应该怪自己?戴套了,结果套套有肉眼无法观察到的破损导致自己被感染,应该怪自己?让疾病回归疾病本身,而不应该对致病原因加以区分,任何疾病都是。就像现在因吸烟罹患肺癌的人与因雾霾罹患肺癌的人,在权利上没有任何区别,哪怕前者一定免不了释放影响他人的二手烟。过问致病缘由的事情请交还给患者自己和主治医生,与其他人有何干?如果你能做到完美的性道德和健康、卫生的生活习惯,又怕个什么鬼呢?
3、拒诊带来隐瞒
隐瞒越多越拒诊
A 健康曾经做过一项调查,身为一名 HIV+ 你最害怕什么,12% 的人表示,最害怕的就是医院拒诊。因为生老病死,谁都逃不脱。日薄西山只是难免出现各种疾病,但对于 HIV+ 来说,哪怕疾病跟 HIV/AIDS 没有半毛钱关系,医生也是会区别对待的。一来是担心免疫系统本身存在缺陷的 HIV+ 患者自身无法承受手术之类的高创性治疗;二来难免会有些担心遭遇职业暴露。
舆论场上不少人是支持医院拒诊 HIV+ 患者的:一来是觉得艾滋病人肮脏、无道德,不值得救;二来是觉得医生的命也是命,不能因为救一个艾滋病人让自己丧了命——网上无医闹,医闹不上网嘛。每逢遇到科普 HIV/AIDS 常识的人,这帮无知者还要给有常识的对方贴上一个“圣母婊”的标签然后立刻宣布自己胜利来合理化自己心中的恶。
恕我直言,那些认为「医生有权拒诊艾滋病人,不能一命换一命」「不能跟艾滋病人一起工作,不是歧视,就是害怕」的人才是 48K 纯「圣母婊」。因为只有 TA 们才是为了广大 “正常人” “医护人员” 的利益、身心健康,而不惜牺牲艾滋病人生存权、就业权的人,这样为他人着想的人不纯,谁纯?
其实艾滋病人的生存环境中,拒诊的恶性循环是后果最为恶劣的。导致恶性循环的原因是因为早年间医学界和人们对艾滋的研究、了解都还不够深入,造成的刻板印象,从而激发了医者对 HIV 病毒携带者、病人的恐惧,以及对自己健康的担忧。
基于此番担忧,HIV+ 患者得病时只能尽可能隐瞒自己的病情。如若不然,自己很有可能丧失 “接受治疗” 这一基本人权(生存权)。随后,医疗机构开始推行 “术前四项”,即在患者进行手术等治疗之前检查其 HIV 及其他性病、病毒性肝炎,好提前为自己加强安全防护措施。
原本 “术前四项” 只是为了提醒容易掉以轻心的医护人员加强安全防护措施,而现在却逐渐成为医院找各种理由往外推开病人的基础:我们不是传染病医院,请去找传染病医院;这个病我们这里治不了;我们消毒不过关;我们医疗环境无法接受艾滋病人……
其实 HIV 病毒极其脆弱,医院的医资储备、日常消毒和安全防护措施完全能够应付,然而现实却不容乐观。有时候医院即便有心有力收治艾滋病人,也会因为担心走漏风声,导致其他潜在病人日后担心所谓的 “间接感染” 而再也不光顾自己的医院直接造成经济损失。
总之一句话,当今社会任何一方都希望牺牲艾滋病人的基本权利和人权来换取个人和多数人的利益,哪怕双方并没有根本性的矛盾和冲突,也要牺牲掉艾滋病人的利益。
改变,不是从单方面开始的。
若要将恶性循环改制,必须当事双方同时做出合理的让步改变。
对于艾滋病人来说,我们应该积极履行《艾滋病防治条例》中规定的义务,不对医生隐瞒病情。这样的好处除了建立正确的医患关系,也利于医生对你整个人的全部疾病和治疗方案进行更全面、更系统地规划。如果医生存在明显地拒诊,应对方法有两种:
一是迂回战略。这个医生不给治就换个医生试试,这个医院不行就换个医院试试,这个城市的医院不行就到北京去试试。当然,前提是在病情能够应付得了寻找合适医院和医生的时间。
二是激进战略。如果一道医生和医院明显拒诊,积极录音录像取证,第一步投诉到医院的医务处;如果医务处无解,立即向当地卫计委举报。
对于医院和医护人员来说,只需要做到如下几点:
以诚相待。如果有能力、有资质治疗艾滋病人,就绝不推诿给能力和资质不如自己的传染病专科医院。定点医院只是进行患者慢性病治疗随访随检,并不是说艾滋病人所有疾病只能去艾滋病地点医院;
加强医护人员对每一位患者(不管有没有 HIV+ )治疗时的消毒和治疗安全防治措施。因为医院不管患者是否携带 HIV 病毒都是需要为治疗结果负责的,HIV 病毒不比其他病毒顽强;
坚决贯彻践行法律法规要求,不违法拒诊艾滋病人。
当这一条恶性循环上的任意一个环节得到改善,对艾滋病人来说,拒诊的恶劣环境就会慢慢缓解,隐瞒病情的患者就会逐渐减少直至消失;而医院同时也因为艾滋病人的坦白积攒下更丰富的治疗滋病人的经验,艾滋病人的发病率、死亡率也会急剧下降,医院的消毒和安防水平也会更让每一位患者放心。
医患关系就是这样慢慢改善的。
4、让他人履行义务
来满足自己的权利
上过初中政治课的人都知道,权利与义务是相对应的、相辅相成的,在你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相关义务;而在你履行了相关义务的同时,也不应该丧失部分应有的权利。
然而现实却并不完美……总是会有一些人,自己不履行义务让他人履行义务,然后来满足自己的个人权利,有时甚至还伪装成社会责任。
作为一个没有感染 HIV 病毒的人的时候,应当做到:
不能因为害怕自己感染 HIV 病毒,就呼吁公开 HIV 携带者和 AIDS 患者的个人隐私。美其名曰享受知情权。首先你并没有这种知情权;其次知情权也不可以凌驾于他人的隐私权之上;再次假如你享有这种知情权,那么其所对应的法律义务是什么呢?同时,你更不可以将所有 HIV+ 贴上 “恐怖分子” 的标签以偏概全地大加指责整个群体,因为 HIV+ 患者生存环境的恶劣化,在未来会加倍奉还给 “健康人群”,只因为在传染病面前,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充分尊重 HIV+ 人群的隐私权,保障他们的权益不受到侵害,才能保证自己不成为加害者,才能让一个循环由相互指责、谩骂的恶性循环,变成一个互相关爱、尊重的良性循环。倘若所有 HIV+ 人群都能够享受到与其他人平等的权利,心中又怎会存在愤懑、不甘和恶呢?其实对于每一个 HIV+ 来说,都没有要求别人对自己有任何优待、超越对陌生人的尊重,HIV+ 只要求自己享有在法律和当下医学共识前提下的平等。️ 网络上一些来自 HIV+ 的解释,只是一种基本权利被剥夺时的倾诉与以为当下世界变好了的试图突围,而不是对自己曾经失误、错误行为的一种宣扬和平反。
如果你是一个 HIV+,你应当做到:
严格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义务,同时不惜一切代价去追求自己应当享有的权利。感染 HIV 病毒并不低人一等,当法律法规站在你这一边的时候,永远不要因为自己的投鼠忌器而放弃。
维护公共卫生安全是你的公共责任。就像在 A 健康 App 中一位用户起的昵称一样——「 HIV 止于我 」,我们要让公众看到,身为一个 HIV+ 人群同样肩负着的社会责任与自我约束。
不在需要坦诚病情时隐瞒,也不在不必要时公开身份。社会是人的总和,而人性善恶均分,当你不确定是否能够承担何样的代价时,请保护好自己的隐私;但是当你需要坦诚病情获得医生更完整的治疗方案、获得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的社会责任时,请不要懦弱。
信任你的医生、治疗方案,不被周遭不负责任的言语左右,但遇到不正确、不公平的对待时也勇敢反抗。积极生活,健康作息,生命还很长,不要用坏情绪浪费时间。
5、用自己的道德观审判他人
用客观的法律漏洞原谅自己
道德分为公德与私德,你可以用公德批评他人,但不可以用私德审判他人。私德是非常个人化的东西,比如性道德。每个人的道德观不一样,我们应该学会尊重别人的生活方式,管好自己,不管他人的闲事。他人若有违法犯罪的行为,自然有法律进行约束与惩罚。
但是当你的道德观若与社会公德、共识有较大出入,也请坦然接受他人对你的批评(注意,是批评,不是人身攻击和谩骂)。若真实的法律确实存在漏洞,那么它也不应该成为你原谅自己的理由。群居社会生活的意义就在于让文明更新迭代,让人类的身心自我洁净与进化,我们有义务变成更好的自己——这,适用于所有人。
-
中国泛癌种基因检测大Panel获国际认可!桐树基因斩获欧盟CE认证伴随我国基因科技的不断提升,国内外基因检测水平正在日臻趋同,国际上对我国企业研发生产的基因检测产品及技术的认可度也随之提
-
更年期女性的春天可能不明媚,仲景逍遥丸来添彩人间四月芳菲尽,本是出门踏青,赏春好时节,有些人却无法心情舒畅。相反,会出现情绪激动、悲观失望,甚至自暴自弃的情况,她们
-
总是熬夜,当心肾阴虚!情况严重可用六味地黄丸熬夜会有哪些影响?短期来看,可能会出现白天上班没精神、打瞌睡的情况;长期来看,可能会免疫力下降、脸色暗淡出现黑眼圈,健忘
-
痛经调理需针对不同体质分时段正确服用月月舒时下,气温乍暖还寒,有的人穿着棉袄,有的人已经穿上薄衫,有爱美的年轻女性甚至已经迫不及待的换上薄薄的丝袜、短裙。这样的装
-
更年期女性春季脏躁症状加重可用逍遥丸最美人家四月天,春天万物复苏、百花盛开,本该让人心情舒畅,然而春季却是抑郁症的高发季节。因为春季阳气升发,容易造成肝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