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家健康

乙肝抗病毒治疗该如何选择?干扰素还是核苷类?

乙肝抗病毒治疗该如何选择?干扰素还是核苷类?

干扰素与口服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是目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两大治疗手段。大家应根据病情,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耐药性,患者经济条件等综合分析,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下面给大家讲一下。

核苷类药物和干扰素的特点

1. 干扰素

优点是具有抗病毒和提高免疫力的作用,缺点是副作用大,需要肌内注射,药物保存比较严格,适应症比较窄。一部分人可能获得病毒持续转阴,打针一年到一年半,停药后持续病毒阴性,少部分人出现表面抗原转阴。缺点是有明显副作用,在早期重感冒样症状,大多数人几针后明显缓解;打针麻烦,一周去医院打一次,查白细胞;价格比较昂贵,性价比不高。

2. 核苷类抗病毒药物

优点是治疗简单,每天一片,副作用小,缺点是服药时间长。

适合干扰素治疗的人群:

1.相对年轻的患者,计划在2~3年内有计划生育要求的患者,希望在短时间内完成治疗的患者。

2.初次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患者。

3.病程短,非母婴传播者适合干扰素治疗。

4.没有精神分裂症、甲状腺病、心脏病、癫痫、自身免疫病、抑郁症等疾病。

5.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适合核苷类药物治疗的人群:

1. 不适合使用干扰素治疗的患者:①患者存在严重的其他疾病,②肝功能失代偿、肝衰竭和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③因干扰素价格昂贵,拒绝使用的患者。

2. 乙肝患者妊娠期出现肝炎发作,且病毒量高,必须抗病毒治疗是可选用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既能控制母亲的病毒炎症,又可母婴传播。

3. 肝硬化患者,对干扰素耐受性差,干扰素治疗有风险。特别是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应使用核苷类药物治疗。

干扰素和核苷类药物治疗慢性乙肝患者不论疗效还是安全性方面各有利弊,各有各的适合人群。必须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工作生活状况、婚姻及生育、经济承受能力等方面综合分析,制定适合自己的单品还是联合抗病毒治疗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