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家健康

腹泻日久,不知该祛湿,还是疏肝,3点经验且收好

腹泻日久,不知该祛湿,还是疏肝,3点经验且收好

气温的变化,给很多疾病的滋生提供了机会,尤其像腹泻,就让人很烦恼了。很多人在腹泻的时候,不知道该祛湿,还是该疏肝,今天为大家介绍3个治疗腹泻的办法:

【组方】党参,山药,炒白术,野麻草,茯苓,稻香陈,砂仁,肉豆蔻,芡实。

1.君药——党参。

性味:甘,平。

归经:归脾、肺经。

功效:健脾益肺,养血生津。

主治:用于脾肺气虚,食少倦怠,咳嗽虚喘,气血不足,面色萎黄,心悸气短,津伤口渴,内热消渴。

2.臣药

(1)山药:甘,平。归脾、肺、肾经。功效: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麸炒山药补脾健胃,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白带过多。

(2)炒白术:苦、甘,温。归脾、胃经。功效: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

(3)野麻草:甘、涩、微苦,凉。入肺、大肠经。功效:清热解毒,消积,止痢,止血。用于肠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小儿疳积,肝炎,疟疾,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子宫出血;外用治痈疖疮疡,外伤出血,湿疹,皮炎,毒蛇咬伤。

【功效】清热解毒,渗湿止泻。

【主治】湿热伤中证。常用于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胃肠功能紊乱等。

【组方】藿香,茯苓,陈皮,白芷,防风,炒白芍,甘草。

1.君药——藿香。

性味:辛,微温。

归经:归脾、胃、肺经。

功效:芳香化浊,和中止呕,发表解暑。

主治:用于湿浊中阻,脘痞呕吐,暑湿表证,湿温初起,发热倦怠,胸闷不舒,寒湿闭暑,腹痛吐泻,鼻渊头痛。

2.臣药

(1)茯苓:甘、淡,平。归心、肺、脾、肾经。功效: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2)陈皮:苦、辛,温。归肺、脾经。功效: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用于脘腹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

【功效】芳香化湿,解表散寒。

【主治】寒湿内盛证。常用于夏季急性胃肠炎等。

【组方】葛根,苍术,野麻草,补骨脂,厚朴,藿香,干姜,吴茱萸,木香,山楂炭。

1.君药——葛根。

性味:甘、辛,凉。

归经:归脾、胃、肺经。

功效:解肌退热,生津止渴,透疹,升阳止泻,通经活络,解酒毒。

主治:用于外感发热头痛,项背强痛,口渴,消渴,麻疹不透,热痢,泄泻,眩晕头痛,中风偏瘫,胸痹心痛,酒毒伤中。

2.臣药

(1)苍术:辛、苦,温。归脾、胃、肝经。功效: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用于湿阻中焦,脘腹胀满,泄泻,水肿,脚气痿躄,风湿痹痛,风寒感冒,夜盲,眼目昏涩。

(2)野麻草:甘、涩、微苦,凉。入肺、大肠经。功效:清热解毒,消积,止痢,止血。用于肠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小儿疳积,肝炎,疟疾,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子宫出血;外用治痈疖疮疡,外伤出血,湿疹,皮炎,毒蛇咬伤。

(3)补骨脂:辛、苦,温。归肾、脾经。功效:温肾助阳,纳气平喘,温脾止泻;外用消风祛斑。用于肾阳不足,阳痿遗精,遗尿尿频,腰膝冷痛,肾虚作喘,五更泄泻;外用治白癜风,斑秃。

【功效】温肾健脾止泻。

【主治】脾肾阳虚证。常用于慢性肠炎、胃肠功能紊乱等,症见腹泻,且常于受凉后发作,腹痛喜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