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正值壮年与肺癌狭路相逢,如今肿瘤标志物下降过上了正常人生活
“癌症是不治之症!”这是时下绝大多数人对癌症的认识。这种认识影响很广、很深。可是,如果有人告诉您:癌症不可怕,癌症其实就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只是一种慢性病;癌症并非不治之症,很多癌症可以治愈,很多癌症可以与您“和平共处”;而预防癌症的钥匙,其实就在您自己手上——您会相信吗?
长期以来,在人们的心目中,癌症二字基本与死亡画上了等号,甚至比死亡更可怕。因为在确诊癌症之后,每一寸光阴都像是生命的倒计时,这段日子充满了恐惧和绝望,放疗、化疗、手术,各种治疗的高昂费用,又令很多家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人财两空。
由于治疗办法和治疗效果有限,加上人们对癌症的认识不足,使得这种身体病患,演变成了精神疾患:恐惧、孤独、绝望。
加之中国几千年来对疾病“讳莫如深”的社会心理,更加剧了这种身体病患的精神性伤害。一想到癌症,几乎所有人会不由自主地联想起一幅凄凉的图景。以至于很多癌症患者并不是因病而死,而是被这巨大的恐惧感压垮的。恐癌心理已成为社会公共心理的一种。
可是,您可曾知道,这些对癌症的根深蒂固的认识其实并不正确!中国人对癌症的恐惧和误解太深、太久,是时候消除人们的误会了,是时候将人们从对癌症的恐惧中解脱出来了。
要消除人们对癌症的恐惧和误解,需要来一场癌症认识革命,就让以下4个对癌症的颠覆性的新认识为您一扫阴霾!
癌症是一种普遍发生的疾病,是一种伴随着衰老而出现的常见疾病,甚至可以说——癌症也是生命的一部分。
一:癌症只是一种慢性病
据权威机构发布:全球死亡率最高的四类慢性疾病:前两位就是癌症(28.1%)心脑血管疾病(27.1%),从数据中我们不难看出心血管病的死亡率与癌症相当。
但大多数人对心血管病处之泰然,面对癌症却如同判了死刑,对癌症的恐惧远远超过了心血管病等其他疾病,恐惧的根源正是大众对于癌症“未知和误解”。
二:癌症是一种“1/3病”
世界卫生组织(WHO)曾指出,癌症作为一种慢性病,其中1/3是可以预防,1/3可以通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达到治愈,1/3不可治愈,但通过适当治疗可以控制,获得较好的生活质量进而延长生存。
三:近30年癌症治疗新趋势
修正癌症治疗的成功标准,不是肿瘤组织的缩小或消失,而是生存期的延长与生存质量的提升。告别过度治疗,走向适宜治疗,不以切口大小论英雄,松动了“无瘤”生存的绝对主义立场,开始接纳“带瘤”生存的兼容与豁达。修正癌症治疗的成功标准,不是肿瘤组织的缩小或消失,而是生存期的延长与生存质量的提升。
“切除肿瘤并非完全康复的标准,身体达到平衡和谐状态才是真正的康复,促癌和抑癌基因同时在*内存在,就看谁更强大。”
以下是一个接诊的病例,愿能为更多患者带来帮忙。
当陈友民(化名)被医生宣判是肺癌Ⅲ期时,他的内心是崩溃的。
“我今年才43岁,正值壮年,我怎么可以得癌症?”
“我女儿才5岁,我怎么可以得癌症?”
43岁的陈友民,来自深圳,被确诊患癌后,他向医生发出这样的疑问。
从医院回家的路上,陈友民不停地用手机在网上搜索“肺癌Ⅲ期”这几个字。引入眼帘的是——肺癌,全球发病率,死亡率最高的癌症。那一瞬间,陈友民觉得自己就像是被地震、海啸吞噬了。
回到家,还好家中没人,可以让他放下男人的自尊大哭一场。
陈友民说,之前觉得人到中年有点小毛病,没想到出了那么严重的问题。被医生下了死亡判决的那一瞬间,心彻底凉了,可是想到家人,想到爱人,我知道我不能这么快就向病魔投降。我是个男人,杀不死我的,只会让我更强大!
带着向死而生的信念和家人的陪伴,陈友民积极投入癌症治疗。他停止工作,戒掉所有不良饮食习惯,配合医生进行化疗。
确诊时,陈友民的右肺中叶见一大小约2.9*2.7cm的结节影,可见分页、毛刺及血管集束征象。他开始尝试卡铂-紫杉醇,起初效果很好,清理了肺部大部分肿瘤。但是一年之后,耐药了。在化疗药物之路无路可走后,陈友民开始尝试靶向药物。幸运的是,陈友民的基因检测为阳性,属于符合靶向治疗的人群。
陈友民开始服用易瑞沙、特罗凯、AZD9291等靶向药物。经过一段时间的服用,肿瘤标志物CEA为8.6ng/ml(参考值为低于5ng/ml)。但在服用靶向药物期间,陈友民的身体状态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他经常没胃口、开始掉发、呕吐、心跳加速等等。
靶向药物的持续不断的副作用,让陈友民的身体免疫力严重下降,他有点动摇了。
“我知道抗癌之路并不容易,但坚强不易,总好过直接放弃。我没想到的是,靶向药物的副作用让我的生活状态这么接近临死之人,没有尊严地躺在床上活着,这是对我最大的打击。”
这一切似乎进入了一个死循环。
在陈友民万念俱灰的时候,陈友民的爱人并没有放弃活着的希望。她在病友群中得知,除了放疗、化疗之外还有一种新的治疗方式——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其实就是调动身体自身的免疫细胞去和癌症斗争。相比其他抗癌治疗而言毒性较低,而且病人的生活品质会比较高,更像常人一样能做他们想做的事。
“更像常人一样能做他们想做的事”,这个治疗效果让陈友民再次坚定了抵抗癌症的信念。
陈友民在网上大量查找关于免疫治疗的资讯,遗憾的是国内的免疫治疗并没有获得国家批准。陈友民开始把目标放向日本。
“免疫治疗已经让日本癌症患者的5年生存率达到67%,我为什么不试试免疫治疗呢?”
就这样,陈友民在比对多种免疫细胞疗法后,选择了日本癌症专家伊藤克礼教授的NKT细胞免疫疗法。
把只用人工激活过的NKT细胞才具备的6个作用运用到癌症治疗,就是“NKT细胞免疫疗法”。这是与以往的免疫疗法完全不一样的疗法。
以往的疗法都是以癌为目标物,增加负责进攻的免疫细胞的战略。但NKT细胞免疫疗法的目标物是在癌症当中很大可能不被激活的NKT细胞。把他人工激活,变成激活过的NKT细胞,使其发挥作用。然后癌组织内的免疫状态就会彻底改变,从而免疫细胞也能攻击癌了。
同时,也会留下免疫记忆,如果癌增加了,就会马上派出更多的“工蜂”——杀伤性T细胞。因此,癌症的晚期、复发、转移也会受到抑制。
在靶向药物和NKT细胞免疫疗法联合治疗的情况下,陈友民的精神状态大有好转,他感觉自己像正常人一样活着,他撑下来了。他开始下床,有胃口吃饭,尝试去打高尔夫,即使体力只够打半场球,但那也很不错。陈友民说他至少是在恢复一个正常人的生活。
在接受3个疗程的治疗后,CT显示陈友民体内的病灶已经完全消失,肿瘤标志物CEA也降到了3.8ng/ml(参考值为低于5ng/ml)。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陈友民基本上没有什么副作用。而且他对未来充满希望,这也正是他能坚持活下来与癌战斗的源泉。
“这场浩劫对我来说意义重大,我现在觉得生命充满意义,不再浪费时间在没有意义的事上。”陈友民说,”以前的我乐于活在当下,所以得到的东西从不持久。我觉得这段经历就像是上天送来的礼物一样,让我现在能细细体会生命的滋味。”
陈友民说,抗癌其实可以很有尊严,不要让治疗拖垮了癌症患者最好的生命。治疗也曾把他的精神拖到谷底,陷入绝望,但伊藤教授的NKT细胞免疫疗法让他看到了活下去的希望。
陈友民现在觉得抗癌成功的秘诀是有战胜癌症的信念,保持积极的心态,坚持适量运动,相信主治医师和免疫治疗方案。
-
中国泛癌种基因检测大Panel获国际认可!桐树基因斩获欧盟CE认证伴随我国基因科技的不断提升,国内外基因检测水平正在日臻趋同,国际上对我国企业研发生产的基因检测产品及技术的认可度也随之提
-
更年期女性的春天可能不明媚,仲景逍遥丸来添彩人间四月芳菲尽,本是出门踏青,赏春好时节,有些人却无法心情舒畅。相反,会出现情绪激动、悲观失望,甚至自暴自弃的情况,她们
-
总是熬夜,当心肾阴虚!情况严重可用六味地黄丸熬夜会有哪些影响?短期来看,可能会出现白天上班没精神、打瞌睡的情况;长期来看,可能会免疫力下降、脸色暗淡出现黑眼圈,健忘
-
痛经调理需针对不同体质分时段正确服用月月舒时下,气温乍暖还寒,有的人穿着棉袄,有的人已经穿上薄衫,有爱美的年轻女性甚至已经迫不及待的换上薄薄的丝袜、短裙。这样的装
-
更年期女性春季脏躁症状加重可用逍遥丸最美人家四月天,春天万物复苏、百花盛开,本该让人心情舒畅,然而春季却是抑郁症的高发季节。因为春季阳气升发,容易造成肝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