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家健康

心源性猝死是什么?常出现这6种信号!抓住黄金4分钟,重启生命

心源性猝死是什么?常出现这6种信号!抓住黄金4分钟,重启生命

11月27日凌晨,某艺人被爆在录制综艺节目时晕倒。有现场网友称,该艺人曾心跳停止3分钟,经过十多分钟的心肺复苏抢救后,送往医院进一步救治。据消息,证实该艺人抢救无效(心源性猝死)去世。

据统计,我国每年有 55 万人发生心源性猝死。

相当于每天约 1500 人因心脏骤停而离世,院外心脏骤停的存活率不足 1%。

大多数情况,当救护车赶到时,往往已经超过 4 分钟,错过了最佳的抢救时间。

所以,当一个人心脏骤停,他能不能活命,靠的是这“黄金四分钟”以及身边的“现场第一目击人”。

成人心肺复苏术(CPR)到底该怎么做?

1. CPR步骤

(1)识别判断:确保安全,快速识别心脏骤停

(2)呼叫、求救:表明身份,寻求现场人员帮助,拨打急救电话

(3)心肺复苏体位:救护员位置、复苏体位、复原体位

(4)及时高质量的心肺复苏:

➤胸外心脏按压

➤开放气道

➤人工呼吸

➤反复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30:2)

➤5组30:2后检查呼吸脉搏,时间不超过10秒

➤若未恢复,继续重复心肺复苏(CPR),尽量减少按压中断时间

(5)快速除颤: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一旦到达,立即除颤

2. 高质量心肺复苏的六要素

➤快速压:100-120次/分

➤用力压:5-6 cm

➤少中断:中断时间不能超过10秒,按压时段>60%

➤要回弹:放松时使患者的胸廓充分复原

➤避免过度通气:胸部抬起 即为有效

➤团队配合

(二)快速除颤

1分钟内接受电击除颤,患者存活机会达到90%。

2006年前后,我国公共场所开始配置AED。目前在北京、上海两地有记录的AED接近2000台;大连、杭州、南京、深圳等其他大城市也有少量配置。以我国的人口基数,现有的AED远远不能满足急救需求。而配置了AED的公共场所,其使用率极低;可能的原因,一是不会救,二是不敢救。因此,一方面需要加强AED的配置和培训,另一方面需要完善和普及相关的法律法规。

如果是未经过培训的非专业施救者,可以选择跳过人工呼吸,仅进行单纯的胸外按压 CPR 。如果能在患者倒下的 5 min 之内完成除颤,则复苏的成功率会非常高。

若出现以下情况,可停止CPR

1、CPR生效:患者恢复了心跳,自主呼吸与脉搏搏动,患者有反应或呻吟

2、CPR无效:持续超过30分钟的CPR后,患者的呼吸和脉搏都是没有恢复正常,患者瞳孔散大固定。

3、找到自动体外除颤器或有专业的医护施救人员赶到

当身体出现以下6种信号需高度警惕猝死发生

猝死看似事发突然,实则有迹可循。当身体出现以下信号,需高度警惕猝死发生。

1.近期出现或加重的胸闷

如果近期突然出现活动后胸闷,休息后可缓解,提示可能患了冠心病。

如果以前就有胸闷的症状,近期症状加重,说明以前稳定的斑块,随时可能发展为大的破损,导致急性心梗的发生。

2.心慌

不定期出现的心率加快通常是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结果。

多数心律失常的危险性较小,不会引发猝死,但如果是频繁发作的室性心律失常,则有发展为室颤的风险。

3.心跳过缓

心脏的跳动是由特定的起搏细胞发起的,起搏细胞功能变差,就会导致心脏跳动速率减慢,严重时会引发心脏停搏。

心率小于50次,血压变低,容易出现长时间的心脏停搏,导致猝死。

4.晕厥

晕厥是猝死的重要前兆。多数晕厥是由于心跳突然减慢或停止,导致脑供血不足而引起的。

晕厥有时持续几秒钟后能自行恢复,如果不能恢复,便会造成猝死。出现不明原因的晕厥,应非常警惕,尽快查明原因。

5.不明原因的疲乏

出现不明原因的疲劳、乏力,或伴有胸闷、水肿,应警惕猝死的发生,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心肌炎或心肌病造成的。

心肌炎在年轻人中比较多见,通常见于感冒1~2周后,出现疲乏、胸闷、乏力等症状,极易引起急性心衰。这种情况下应严禁重体力活动,卧床静养。

6.眼前发黑和肢体麻木

脑卒中也是引起猝死的重要原因。如果出现单侧看不到东西、单侧肢体麻木、乏力,或走路不稳、有踩棉花感,应警惕脑卒中的发生。

每年猝死的人不在少数,而且越来越趋于年轻化。国家心血管中心的数据表明,我国每年心源性猝死的人高达55万,位居世界第一。所以出现以上6种情况,一定要引起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