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家健康

10条最新防癌建议,新增一项亮了

10条最新防癌建议,新增一项亮了

当癌症迫近,坐以待毙还是积极预防,相信后者是大多数人的选择。预防癌症,按照网上流传的吃XX、喝XX就能放心了吗?显然也不是。如果您对预防癌症应该做的那些事不够了解,这份迄今为止最全面的癌症预防请仔细阅读。

10项防癌建议照着做,癌症不近身

这份预防指导是美国癌症研究所和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在2018年5月联合推出的,最初两版分别在1997年、2007年面世。曾经的防癌手段,21年来随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变了又变,小编看完原文,迫不及待跟您讲讲新观点。

洋快餐上世纪90年代在中国内地兴起,从过生日才能吃一次的大餐到如今快餐成了外卖日常,全盘接受超标的油盐糖人们早就习惯了。

但饮食中摄入过多糖分,会使血糖负荷过大、增加女性罹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于是防癌建议第一条,请听好:

少吃高糖、高脂的预加工快餐食品,当然,休闲零食、烘焙食品、甜点、糖果等一切零食也是敌人。

以前是电视广告、开盖再来一瓶,现在看个电视剧都“埋伏”N段当红鲜肉鲜花代言的饮料广告,他们随时随地、洗脑般告诉你“这个好喝,买吧”,别说小孩爱喝,大人也中招。

实验室研究发现,含糖饮料中的人工甜味剂、葡萄糖果浆、糖精,增加膀胱癌发病风险。小乐提醒那些离不开各种“肥宅快乐水”的朋友:

白开水、茶、无糖咖啡其实完全可以代替甜饮料,试试。

苏打水、运动饮料、能量饮料等低能量饮品中的糖分是否有致癌性,目前缺乏有力证据,但最好少喝。

网购一大堆肉脯、香肠,边刷剧边吃,根本停不下来。网购、物流改变生活,也拉近了食肉者和癌症的距离,经过熏制、腌制的加工肉制品不仅营养价值大大流失、过量食用还导致鼻咽癌、结肠癌风险上升。

食肉者不鄙,防癌建议第二条,就是给爱吃肉的同学们准备的:

红肉每周吃350-500克足够,这是烹调后的重量,不能再多了。

肉类零食,还是弃了吧!

说了这么多不友好的饮食,国际癌症研究所(IARC)也说出了防癌饮食该有的样子——以新鲜果蔬、全谷物为主的日常饮食有效降低结肠癌、直肠癌、胃癌等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发生。健康食物千千万,跟“淀粉”有关的这次专门拿出来,小乐认为值得看:

非淀粉类果蔬每天至少吃400克。

如果喜欢把含淀粉的块茎类食物(例如红薯)当主食,就要多吃不含淀粉的果蔬。

哪些食物淀粉含量高,对比一下就知道

大米、小米、玉米、面粉淀粉含量约70%-80%

红豆、绿豆、蚕豆、腰豆、豌豆、芸豆、鹰嘴豆也叫“淀粉豆”,淀粉含量约50%-60%,但血糖指数较低,糖尿病人或减肥人群可以用来做杂豆饭。

黄豆、黑豆蛋白质含量较高(约35%),因此不在淀粉豆行列。

土豆、红薯、山药等块茎类淀粉含量约16%-24%,但作为“菜”出现时,主食要减量。

保说到这儿,大家从吃吃喝喝这些事看出啥门道没?小乐只觉得那些问题饮食,全都让你胖!

也许你不知道,超重肥胖还是甲状腺癌、脑膜瘤的诱因之一。这条防癌建议,透露了10年前绝对不会告诉你的事儿:

体质指数BMI一定要在正常范围(18.5-24.9kg/m2),儿童、青少年不要超重。

建议经常量腰围:成年男性腰围应小于90厘米、成年女性腰围应小于80厘米。

生命不息,控制体重就不能停。

以上,就是第三版癌症预防建议里最特别的部分,看完会发现几乎全是讲饮食。

细想想,一天中最重要的课题无外乎早上吃啥、中午吃啥、晚上吃啥……防癌把好入口第一关,没毛病!

饮食不是唯一重点,还有些值得高度关注的事,有的也许你是第一次听说。

非必须情况下,营养补充剂(各种钙片、维生素片等都算)都不建议日常服用。特定人群,如孕妇、哺乳期女性、婴幼儿、50岁以上人群,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营养补充剂。

为啥不建议自己“补”?就因为可能适得其反。例如天然食物中的β胡萝卜素有益无害,吸烟者大剂量摄入β胡萝卜素补充剂,却可能诱发肺癌。

子关系,母乳喂养降低妈妈罹患乳腺癌的风险,同时让宝宝远离超重和肥胖。

虽然老生常谈,但肝癌、胃癌、口腔癌、食管癌任意一个都别降临,显然更重要。

也许工作属性决定你必须当个“坐家”,但哪怕每小时起身活动几分钟也有意义,这是运动的底线,要求不能再低了。

就拿乳腺癌来说,患者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合理饮食并适当运动,甚至可以限制癌细胞继续发展,这就是所谓的改变命运。罹患其他癌症亦同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