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家健康

早期发现肾病,只知道尿常规、尿蛋白?更可靠的指标近在眼前

早期发现肾病,只知道尿常规、尿蛋白?更可靠的指标近在眼前

许多慢性肾病患者在发病初期实际上就已经出现了蛋白尿,但由于身体没有其它不适症状,就根本不会重视,以致于延误了肾病最佳的治疗时机。事实上,尿蛋白是肾脏发出的求救信号,尿蛋白的发生可能是肾脏异常的表现。肾脏是*排泄器官,如果此处出现问题,则会影响*健康,甚至有致命风险。

慢性肾脏病蛋白尿的发生不仅仅是营养蛋白质的大量流失,而且还会加重病变肾小球的损伤。另外,正常情况下,肾小球会滤出一些小分子的蛋白质,但都可以被肾小管重吸收回血液。但长期的尿蛋白会使肾小管长期超负荷运转,这样就会造成肾小管损害。

更严重的是:蛋白尿是造成尿毒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它最大的危害在于毒蚀肾脏,加速病情向尿毒症发展。

我们每个人都有两个肾脏,而肾脏的代偿能力又极强,所以它早期出现异常可以不会有任何症状,一旦出现症状,就说明肾功能已经受损很严重了。有一部分病人甚至已经发展到尿毒症期,才会出现恶心呕吐,进而意识到自己的肾脏出现了问题,这时可能就已经晚了。也只有少数在慢性肾脏病的早期,表现为乏力,有时候伴有眼睑、下肢浮肿。

因此,正常人每年体检时有必要查一个尿常规,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病史的人,还应再加一个尿微量白蛋白/肌酐的指标检测。

尿白蛋白/肌酐比值是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一项敏感而可靠的指标,通过尿微量白蛋白的数值,结合发病情况、症状以及病史陈述就可以较为准确的诊断病情,判断病情进入了纤维化哪个阶段。尿微量白蛋白/肌肝判断糖尿病肾病很有意义。

正常情况下,*尿液当中白蛋白的浓度低于20mg/L,若发现微量白蛋白指标出现异样,白蛋白结果为20-200mg/L,也许注意尿液白蛋白排泄可在锻炼,尿路感染和急性发热时暂时升高。至于尿肌酐水平,通常尿液中存在的肌酐正常浓度为10至300mg/dL。

从而得出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的比率:

尿液中存在的白蛋白正常浓度应小于30mg/g;若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处于30-300mg/g,属于异常阶段;而尿液白蛋白肌酐比值 >300mg/g属于高度异常。

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之间的比值的正常值在30以下,如果超过了30就属于异常,就称为微量白蛋白尿。如果出现了尿微量白蛋白升高,这时候就需要给予降低尿蛋白对症治疗。

一旦超过300,就需要进行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测,需要尿蛋白治疗方案。另外就是从病因上进行治疗,比如糖尿病肾病就需要控制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