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家健康

你以为的补钙就是单纯补钙吗?药师来告诉你吧

你以为的补钙就是单纯补钙吗?药师来告诉你吧

我们都知道钙对*的健康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孩子的成长离不开钙,老人避免骨质疏松离不开钙,牙口好吃饭香离不开钙,预防跌倒也离不开钙。因此,无论是妈妈们还是老人们总是热衷于购买各式各样的钙片,以求达到补钙的目的。

然而,单独的钙不会被*吸收,只有维生素D才可以促进钙在肠道里的吸收。

如此说来,在补钙这件事情上,钙只有和他的大哥维生素D双剑合璧才能真正地发挥作用。

为什么要额外强调补充维生素D呢?

钙在食物里是含量非常丰富的,奶制品,绿色蔬菜和某些坚果里含有丰富的钙,大多数时候我们是不需要额外补充的。

而从天然食物里获取维生素D要困难得多,只有很少的食物才天然含有,比如鸡蛋黄,某些海鱼,而且含量也很低,依靠食物是很难补足*需要的维生素D的。

皮肤虽然可以自身合成维生素D,但其合成与日照之间还没有明确的量化关系,维生素D的合成会受到皮肤类型、所处的地理位置、季节和一天中所处时间等等这些因素的影响,因此我们很难掌握到应该接受日照的时间长度和强度。而且目前的科学研究显示,皮肤过度暴露于紫外线,可能伤害到皮肤、眼睛和免疫系统,所以权衡利弊,我们不推荐依靠日照来合成维生素D,我们推荐口服补充维生素D。

什么样的人群尤其需要补充维生素D呢?

婴儿:想要正常生长和发育出健康的骨骼(骨骼的关键成分包含钙)需要维生素D。小宝宝生长迅速,对钙的相对需求会更高,因此,要额外给小宝宝补充维生素D以满足宝宝的成长需求。

骨质疏松者:骨质疏松症患者容易发生骨折,最好同时补充钙和维生素D。

老年人,残疾人:考虑到有些老年人和残疾人,户外活动有限,日照不足,有必要额外补充维生素D。而且70岁以上的老人,皮肤转化维生素D的能力下降,更有必要额外补充了。

妊娠期和哺乳期的女性:全面的营养才有助于孕育和照护下一代。

有吸收不良的病史比如乳糜泻或炎症性肠病者:这样的疾病通常会影响*吸收足够量的维生素D(脂溶性)。

肤色深、长期涂抹防晒霜者:导致自身皮肤维生素D的合成不足。

针对于不同的人群,维生素D该如何去补充?

1岁以下母乳喂养婴儿:母乳里维生素D的含量是非常少的,建议宝宝在出生1周之后就开始补充维生素D,剂量为每天400IU。

1岁以下配方奶喂养婴儿:配方奶里面通常添加了维生素D400IU/L,只要宝宝的每天的奶量达到1000ml,就不需要再额外补充维生素D了,如果不够,也需要补充。所以,妈妈们可以根据配方奶里面维生素D的添加量来计算宝宝摄入量,保证每天摄入400IU即可。

早产儿,低体重儿:出生后就开始每天补充800IU的维生素D,3个月之后可改为每天补充400IU。

71岁以上成人每天补充800IU,以降低骨折和跌倒的风险。

有骨质疏松症的绝经后女性,建议每日摄入1200mg的钙和800IU的维生素D。

维生素D制剂有D2和D3,选择哪一种更好呢?

在治疗疾病上,医生会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来处方不同的维生素D制剂。

但如果是用于平时维生素D的补充,建议大家直接补充维生素D3,上面推荐的剂量也是基于维生素D3给予的。因为*自身合成的维生素D的存在形式只有维生素D3。

市面上的维生素D制剂,是药品好还是保健品好呢?

以药品的身份上市,说明其已经经过了严格的药物临床试验考验,并且确定了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信赖。

而保健品,无论是厂家提供的资料还是国家监管部门的审核,都会宽松很多,因为保健品更倾向于食品,营养品,不具有任何治疗作用。而且保健品里单剂量的各种维生素的含量也通常低于药品。但如果大家热衷于选择保健品也未尝不可,计算好里面维生素D的补充量就可以了,但切记要明确其他成分是否过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