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家健康

咽异感症,根源有二,一为:气,二为:痰,如何辩证?

咽异感症,根源有二,一为:气,二为:痰,如何辩证?

指除疼痛以外的多种咽喉异常感觉或幻觉。患者女性多于男性。其原因与精神因素有关,如癔病、疑病症、恐癌症、神经衰弱、焦虑、精神分裂症、神经官能症、外伤后精神创伤等。其症状复杂多样,患者咽部可感到似有异物、蚁行、灼热、紧束、闷塞、狭窄等感觉,有的病人感到咽部有树叶、发丝、线头、肿物及痰粘着感,也有的感到颈部紧压感而不敢扣领扣。

以上感觉在病人做空咽动作时明显,而进食时则减轻或消失,一般无疼痛或仅有轻度咽痛。症状常随病人情绪起伏波动,异常感觉也可随时改变。本病与中医学的“梅核气”类似,临床上分四型辨治,疗效较好。

气郁痰结,痰郁化热型

咽中不适,如有物梗阻,咯之不出,咽之不下,心烦易怒,胸闷呕恶,口苦,纳呆,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而数。治宜行气开郁,清热化痰。

气郁痰结,气血亏虚型

咽中如有物梗阻,咯之不出,咽之不下,面白无华,倦怠乏力,气短懒言,舌质淡,脉弦细或滑。治宜解郁化痰,气血双补。

肝郁气滞,寒痰凝结型

咽中如有物梗阻,咯之不出,咽之不下,形寒肢冷,胸胁胀闷,嗳气叹息,舌质暗红,苔白腻,脉弦滑或紧。治宜理气解郁,温化寒痰。

气郁痰结,瘀血阻络型

咽中如有物梗阻,咯之不出,咽之不下,胸胁胀痛,烦躁易怒或嗳气叹息,舌质紫暗,苔白腻,脉弦滑或涩。治宜理气解郁,活血散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