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家健康
正确煎煮中药的5点事项,可以“事半功倍”,肾病患者要学起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保健意识的不断加强,中医疗法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和好评,中药调理也成为了现代人较为常用的养生方式,人们在运用中药调理的过程中也免不了煎煮中药。那么中药如何正确的煎煮呢?这种5点事项,可以让你“事半功倍”。
1、煎药容器:以砂锅、搪瓷器皿、不锈钢为宜,禁用铁器。
2、中药浸泡时间及加水量:中药入煎前应先用冷水浸泡30分钟左右。煎药用水量一般以浸过药面1-3厘米。 大剂量和松泡易吸水的药物可适当增加用水量。
3、煎药时间:一般先用大火(武火)煮沸后,改用小火(文火)慢煎30分钟。有些治疗感冒的中药(多为解表药、清热药、芳香类药物)不宜久煎,沸后煎15-20分钟。煎药时可搅拌药料2-3次。每剂中药一般煎二次,第二次煎,时间宜比头煎时间短些。
4、煎药量:每次煎煮后趁热滤取煎液,儿童每剂约50-100毫升。成人每剂约200-300毫升。药味多的煎药量宜多些,药量少则宜少些。注意第二次煎煮后,应挤榨药渣,避免煎液的损失。两次煎液合并混匀后分两次服。
5、特殊药物的煎煮方法:
“先煎”:先煮沸10-15分钟后,再加入其它药同煎。 一些贝壳类、矿石类中药,如珍珠母、牡蛎等,有效成分不易煎出,需先煎
“后下”:在其他药物煎煮好前10分钟,再投入同煎。薄荷、苏叶等气味芳香、含挥发性成分的中药,不宜煎煮时间过长,需后下。
“包煎”:将方中的个别药物用纱布抱起来煎煮。蒲黄等疏水性强的中药,容易漂浮;含粘液质较多的车前子、葶苈子等中药,易粘糊锅底;旋覆花等脱落的绒毛混入煎液后刺激咽喉,引起咳嗽。均需包煎 “冲服”将冲服药另用温开水冲服。如三七粉、血竭粉等。
相关文章
-
中国泛癌种基因检测大Panel获国际认可!桐树基因斩获欧盟CE认证伴随我国基因科技的不断提升,国内外基因检测水平正在日臻趋同,国际上对我国企业研发生产的基因检测产品及技术的认可度也随之提
-
更年期女性的春天可能不明媚,仲景逍遥丸来添彩人间四月芳菲尽,本是出门踏青,赏春好时节,有些人却无法心情舒畅。相反,会出现情绪激动、悲观失望,甚至自暴自弃的情况,她们
-
总是熬夜,当心肾阴虚!情况严重可用六味地黄丸熬夜会有哪些影响?短期来看,可能会出现白天上班没精神、打瞌睡的情况;长期来看,可能会免疫力下降、脸色暗淡出现黑眼圈,健忘
-
痛经调理需针对不同体质分时段正确服用月月舒时下,气温乍暖还寒,有的人穿着棉袄,有的人已经穿上薄衫,有爱美的年轻女性甚至已经迫不及待的换上薄薄的丝袜、短裙。这样的装
-
更年期女性春季脏躁症状加重可用逍遥丸最美人家四月天,春天万物复苏、百花盛开,本该让人心情舒畅,然而春季却是抑郁症的高发季节。因为春季阳气升发,容易造成肝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