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家健康

降低肝癌风险,乙肝患者应该用恩替卡韦还是TDF?这次实锤了

降低肝癌风险,乙肝患者应该用恩替卡韦还是TDF?这次实锤了

最近,美国肝病年会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各国的顶尖科学家在会上分享了世界范围内最新前沿的成果。最近我们的科普文章也会为大家带来关于乙肝的一线消息,也希望诸位乙肝战友对新发现有所了解。

上期科普文章小编给大家介绍了关于替诺福韦酯(TDF)和丙酚替诺福韦(TAF)在乙肝患者肝癌发生率上的影响:研究显示,TAF相较于替诺福韦酯有着更高的降低肝细胞癌的能力。那么本期,我们就来说说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酯对肝细胞癌发生的不同影响吧!

除了替诺福韦酯和TAF,乙肝的一线抗病毒药还包括恩替卡韦。它们都是通过在病毒复制过程中干扰DNA的合成,从而达到抑制病毒复制的效果。在去年TAF上市之前,我国的乙肝战友仍是服用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的较多。即使是TAF上市后,比进入“4+7”医保的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高出10几倍多的价格还是令很多患者对TAF望而却步。因此可以说,在我国患者群体中,应用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酯的患者仍占大多数。

既往已有研究表明,在亚洲人群中,TDF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细胞癌的发生比恩替卡韦具有更好的预防作用。本次肝病年会上,有3篇文章关于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酯对肝细胞癌的影响。令人惊讶的是,这3篇文章一致为替诺福韦酯发声!

第一项研究是一项纳入740例患者的研究。其中39例发展为肝细胞癌,其中恩替卡韦组肝癌发生率为0.016/人年,替诺福韦酯组肝癌发生率为0.009/人年。可以看到,替诺福韦酯组患者的肝癌发生率在数值上低于恩替卡韦组,但没有统计学意义。较大的年龄(≥50岁)和肝硬化仍然是肝细胞癌发生的危险因素。

第二项研究是一项对接受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酯初治的亚洲患者的研究,这些患者为慢乙肝患者,并且合并肝硬化。研究发现,替诺福韦酯组患者的肝癌发生率显著低于恩替卡韦组(P=0.024)。

第三项研究是一项荟萃分析研究。分析纳入研究范围的10篇论文发现,亚组人群分析结果表明,在亚洲慢乙肝患者中替诺福韦酯较恩替卡韦疗效显著(RR 0.58;95% CI,0.50-0.67;I2=29%)。

综合这三项研究,似乎替诺福韦酯在预防肝细胞癌上的效果优于恩替卡韦似乎已经是实锤了。但需要注意的是,无论应用哪一种抗病毒药物,都是可以显著降低肝癌发生风险的,只不过本文讨论的是在已经降低近一半风险后应用哪种药物可以更大的降低风险。另外,各位看官也不必着急换药,因为如糖尿病、脂肪肝等代谢性疾病均会显著增加肝癌发生的几率。换药带来的风险降低在这些风险因素面前似乎只是“杯水车薪”。并且,由于每个乙肝患者的个体差异,擅自换药还可能会出现耐药、疗效不佳甚至病情反复的情况。因此,小编希望大家还是能够理性看待用药,提高身体的整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