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家健康

男子自制抗癌药救母有效,制作的什么药,怎么回事?

男子自制抗癌药救母有效,制作的什么药,怎么回事?

近日,一则自制抗癌药物救母的新闻,感动了无数人。徐某的母亲被确诊卵巢癌,在经历4次手术、56次化疗、花费80多万元、身体对抗癌药产生耐药后,医生建议他们放弃治疗。但徐某没有放弃,他在网上查到一个还算靠谱的治疗方法后,于2016年10月开始自己制作胶囊。服用新药后,母亲体内的肿瘤标志物含量逐渐下降,收到了不错的疗效,但也伴随着极大的副作用,每次给母亲喂药徐某都战战兢兢,维持13个月后,母亲病情恶化,于2017年10月不幸离世。

看到这则消息,大家对徐某一片孝心感动的时候,一定也在好奇,一个从没有学过医的行外人,通过自学制作抗癌药物,而且收到了不错的疗效,这个到底是什么情况,母亲所患卵巢癌是怎么回事,他们又是用什么制作的药呢?

2010年,徐某母亲因腹痛在当地医院就诊,多次辗转后在上海确诊卵巢癌确诊,而且癌细胞已经开始转移。之后徐带着母亲开始在医院和家里之间长期往返,4次手术、56次化疗,在这个与疾病斗争的过程中,原本身体状况就不太好的母亲更加衰弱,病程一直持续到2016年。

从上述发病过程可以看出,从2010初诊到2016年,患者病情已经维持了6年时间,远远超出了一般晚期肿瘤的生存时间,卵巢癌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卵巢癌我妇科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在妇科肿瘤中,是位于宫颈癌和宫体癌之后,居第三位。卵巢癌多见于50-70岁的女性,发病原因尚不明确,约5%的发病可能和家族及遗传有关。

卵巢癌早期症状常不明显,较常见的是症状为腹部包块,早期腹部包块不大时,患者不易察觉,多数是在体检时发现,随着病情进展,当出现肿物增大或产生大量腹腔积液时,可以出现腹部不适、腹胀、腹痛,或短期内腹部明显增大等症状,可伴有低热、消瘦、乏力等全身症状。

卵巢癌的诊断一般通过彩超、CT扫描或核磁等,可以初步判断肿瘤的大小以及和周围组织的关系,血清CA-125检查对卵巢癌的诊断特异性强,大约有80-90%的的卵巢癌患者会出现CA-125升高,而且随着病情的进展或好转,这个数字可以随之升降。晚期患者经腹或经阴道穿刺活检,是明确诊断的最终依据。

卵巢癌的治疗以手术为主,而卵巢癌对化疗非常敏感,所以手术联合化疗是卵巢癌的经典模式。即使复发转移,卵巢癌的化疗绝大多数都效果良好。

徐母之所以能在确诊较晚的情况下,能通过多次手术、化疗,维持长达6年时间,与卵巢癌的化疗效果良好有着密切的关系。

2016年10月,徐母体内的癌细胞再次处于不受控的状态,考虑到老人的身体情况,以及有效的治疗越来越少,医院建议放弃治疗。

多方打听后,徐某在网上查到了一个看起来还算靠谱的治疗方法:靶向药物抗癌。人命关天,徐也不敢贸然尝试。机械专业出身的他开始自学“医术”,翻阅多篇医学论文后,徐某和哥哥决定让母亲尝试服用西地尼布和奥拉帕尼两种靶向药物。

一开始,他们从网上购买了已经制好的胶囊。三个月后的检查结果显示,母亲体内的癌细胞被控制住了。发现药物见效,徐某和哥哥开始学习自己制作胶囊,决定制药后,徐某从网上买了天平、混合器等工具,用来将原料药粉加工成胶囊。此后,徐某和哥哥只能一有空就投入到“制药”的工作中。随着母亲体内的肿瘤标志物含量逐渐下降,徐某觉得看到了希望。

在徐某自行制药的组成中,提到了两个原料药:西地尼布和奥拉帕尼。这两个药是怎么回事呢?

西地尼布是阿斯利康公司成产的一种新药,是一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的小分子抑制剂,对复发性卵巢癌有着一定抗肿瘤的作用,一般和化疗联合应用,但该药在中国尚未上市,而且其安全性和具体作用效果也不是很明确。

奥拉帕尼,是一种靶向PARP抑制剂,该药于2014年12月在美国获批上市,适用于晚期卵巢癌对3种或更多种药物耐药的患者。也就是说这种靶向药物用于多次化疗后耐药,无其他有效药物的卵巢癌患者。该药目前尚未在中国上市。

关于奥拉帕尼联合西地尼布治疗复发性卵巢癌,的确也有相应的临床试验,前期研究表明,两药有较好的协同作用和耐受性,可以延长晚期卵巢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但这只是初步的研究结果,因为二者联合的副作用及其他安全性,目前尚未推荐到临床应用。

可以看出,以上两种药物都是国外已经上市用于晚期卵巢癌的靶向药物,但还没有在国内上市。

因为国内并没有这两种药物的成品药,所以徐某给母亲配制的,其实是国内公司生产的原料药,也就是说,他们购买了这两种药品粉末,通过网上查阅资料,查出每次应该口服的剂量,然后把这些原料药的粉末用天平称好,混合在一起,再分装在空心胶囊里,给母亲喂服。

哥俩的这种孝心,的确让人非常感动。但从医学角度来讲 ,这种做法也面临着巨大的风险,靶向药物也有着一定的副作用,服用期间需要根据医生的指导,密切随访,定期检测血液的各项生化指标,尤其是抗血管药西地尼布,高血压、蛋白尿、出血这几大风险,服用期间都需要密切监测。而他们用的是两种靶向药物联合 ,没有一个成熟、安全的推荐剂量,服用期间也并没有专业人员的指导,其实服用风险的确也是巨大的。

对于这种孝心孝行,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但是毕竟涉及到医疗领域,有着太强的专业性,没有专业医生的指导,盲目配制药品,其实也包含了巨大的风险。还是希望大家不要效仿,以免悔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