痞满、胃痛、呕吐、吞酸,各种胃病,寒热并用是关键
胃病,想必是很多人都曾经历过的痛苦,胃是是*的仓廪之官,对于*的作用,不言而喻。胃病的种类很多,胃气上逆、胃热、胃寒、食积、痞满、胃痛、呕吐、吞酸……
这么多种症状,寒热错杂证者,也较多见,但易被忽视。有人说其关键不过寒热并用,这是真的吗?快一起来看看吧!
主要病因病机:
胃为阳土,寒邪客胃,胃阳被遏,气闭从阳化热,在寒邪未尽之时,致使寒热并存;或胃有痰食积热,复为客寒所遏;或属热证,治过寒凉,胃热未尽,阳气已伤;或情志不遂,肝郁化火,横逆犯胃,复食寒凉;或邪浊在胃,从阳热化,复又传脾,从阴寒化,成上热下寒之寒热错杂证。
胃病者,其病变核心虽然在胃,而与脾肝密不可分。脾胃者同为中州之土,互为表里,升降相因,阴阳和调,共同完成食物的受纳与运化。然脾胃的升降,又必赖于肝气的条达,所谓“土得木而达”。
反之,若肝病者,或郁或逆,必乘中土,所谓“土恶木也”。即木壅土滞,脾胃升降失调。
上述病因,何以致胃脘痞满、疼痛、呕逆?这是因为胸为阳,腹为阴,胃正在心下,属阴阳交界之地。
从*之纵向看,心下乃阴阳上下升降枢纽之处。脾属阴主升,胃属阳主降,脾胃升降失调,极易在这个阴阳交界的心下部位出现病变反应。
故上述诸因,终成寒热邪浊内阻,脾胃之气升降失调壅塞心下,致使脾失健运升清,胃失受纳通降。邪气壅结心下则痞满,气机壅滞不通则疼痛,胃气不降反升则呕逆。
辨证要点:
胃痛、痞满、呕逆,因寒诱发或加重,得温则减,而反口苦、舌红、苔黄。
在治疗上,若纯清热,则胃热未除而中寒更甚;若纯温中,则寒邪未散而胃热更盛。故当寒热并用以和其阴阳,苦辛并投以调其升降。
方:黄连,黄芩,干姜,吴茱萸,陈皮,半夏,枳实,白蒺藜,白芍,茯苓,白术,甘草。
本方以寒热并用、辛开苦降、行气导滞治胃为主,辅以疏肝健脾,以复脾胃升降之功。方药是由半夏泻心汤、枳术二陈汤、四逆散合方加减而成。
方中有四组药物,一是寒性苦味的黄连、黄芩;二是热性辛味的干姜、吴茱萸,两组相伍,热清寒散、辛开苦降,苦则降泻于下,辛则开散于上,以使心下阴阳上下升降交界之地畅通;三是陈皮、半夏、茯苓、枳实、白术、甘草,健脾燥湿、化痰止呕、散结消痞,以祛邪滞、调脾胃、复升降;四是白蒺藜、白芍,柔肝平肝,和胃降逆,以除肝郁之犯,并取肝气条达之助。
统观全方,肝脾胃同治,疏肝健脾和胃与祛邪行气导滞同治,以寒热并用、辛开苦降,导滞降胃为主。使寒热去、邪浊除、气滞散,脾升胃降,则痞消、痛愈、呕逆除。
加减:
泛酸,加煅瓦楞子、乌贼骨;
脾虚便溏,加薏苡仁、白扁豆;
口苦,加连翘、柴胡、茵陈;
嗳气频作,加旋覆花、代赭石;
痰热心下痞,加瓜蒌皮;
夹食滞者,加焦三仙;
胃痛甚者,加佛手、檀香;
夹瘀者,加丹参、赤芍;
幽门螺杆菌阳性者,加蒲公英、半枝莲、厚朴、白花蛇舌草等。
-
中国泛癌种基因检测大Panel获国际认可!桐树基因斩获欧盟CE认证伴随我国基因科技的不断提升,国内外基因检测水平正在日臻趋同,国际上对我国企业研发生产的基因检测产品及技术的认可度也随之提
-
更年期女性的春天可能不明媚,仲景逍遥丸来添彩人间四月芳菲尽,本是出门踏青,赏春好时节,有些人却无法心情舒畅。相反,会出现情绪激动、悲观失望,甚至自暴自弃的情况,她们
-
总是熬夜,当心肾阴虚!情况严重可用六味地黄丸熬夜会有哪些影响?短期来看,可能会出现白天上班没精神、打瞌睡的情况;长期来看,可能会免疫力下降、脸色暗淡出现黑眼圈,健忘
-
痛经调理需针对不同体质分时段正确服用月月舒时下,气温乍暖还寒,有的人穿着棉袄,有的人已经穿上薄衫,有爱美的年轻女性甚至已经迫不及待的换上薄薄的丝袜、短裙。这样的装
-
更年期女性春季脏躁症状加重可用逍遥丸最美人家四月天,春天万物复苏、百花盛开,本该让人心情舒畅,然而春季却是抑郁症的高发季节。因为春季阳气升发,容易造成肝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