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家健康

慢性肾病出现,身体会发生6种“异常”状态,提前预防有7招

慢性肾病出现,身体会发生6种“异常”状态,提前预防有7招

你了解慢性肾脏病吗?

一提起慢性肾脏病,想必大家都会想起肾结石、肾炎等疾病。

实际上,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脏结构和功能障碍(肾脏损害病史大于3个月),都可称为慢性肾脏病。

长期慢性肾脏病若不积极处理,会导致慢性肾功能不全,从而引起肾衰竭,最终发展成为尿毒症,危及生命!

那么,慢性疾病的发生前兆有哪些?如何预防呢?

慢性肾病前,身体的6种“异常”状态

1.贫血:中度以上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常常合并贫血、乏力、头晕、面色苍白等症状,这往往是肾功能不全导致肾脏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所致。因此,出现不明原因贫血,除了考虑血液系统疾病外,应检查有无肾脏疾病。

2.高血压:慢性肾脏病的发展会引起高血压,而高血压也会引起肾损害,二者是离不开的。因此,高血压患者一定要重视肾脏保健,定时进行肾脏的相关检查。

3.血尿:泌尿系统感染、肾小球肾炎、多囊肾以及泌尿系统外伤、结石、肿瘤等都会导致血尿。有的血尿通过肉眼可以看出,有的则需要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出,不管是哪种血尿,一旦发现都要前往医院检查,明确原因。

4.泡沫尿:当尿中蛋白、尿糖增多可以出现泡沫尿,尿液表面漂浮着一层细小泡沫状,不易消失,应警惕蛋白尿;如果是泡沫较大,消失得非常快,应警惕是否尿糖升高。

5.腰痛:慢性肾炎、泌尿系结石、急性肾盂肾炎、肾肿瘤等都会导致腰痛。如果频繁出现腰痛要及时就医,并向医生描述腰痛的发生时间、具体部位、疼痛感等,方便医生进行诊断。

6.浮肿:肾脏会导致水电解质调节功能受损,引起体内水钠增多,水分常积聚在最疏松的组织或身体最低部位,如眼睑或下肢。

预防慢性肾病,要学会这7招

1.避免滥用药物,多种药物、化学毒物均可导致肾脏损害。

2.戒烟;饮酒要适量,避免酗酒。

3.当喉部、扁桃腺等有炎症时,需立即在医生指导下采用抗生素彻底治疗,否则链球菌感染易诱发肾脏疾病(尤其是小朋友更需要注意)。

4. 有计划地坚持每天体力活动和体育锻炼,控制体重,避免感冒。

5. 适当多饮水、不憋尿。尿在膀胱里太久很容易繁殖细菌,细菌很可能经由输尿管感染到肾脏。每天充分喝水随时排尿,肾脏亦不易结石。

6. 平衡膳食。人吃下大量的动植物性蛋白质,最后的代谢产物——尿酸及尿素氮等都需由肾脏负担排除,故暴饮、暴食将增加肾脏负担。

7. 减少盐的摄入,饮食宜清淡。

此外,妇女怀孕前最好检查有无肾脏病,每年定期检查尿常规和肾功能,对高危人群要及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