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家健康

心梗治疗后是不是就万事大吉了?康复后需要注意什么?

心梗治疗后是不是就万事大吉了?康复后需要注意什么?

临床上经常有患者或者患者家属询问李医生:之前患过心肌梗塞,发病时住院治疗了一段时间, 现在已没有症状,是不是病已经治好了,恢复到原来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可不可以?会不会有复发的风险?这种想法十分危险。

心梗的病理基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液黏度异常等因素依然存在。因此,当这些因素进一步发展或机体的抵抗力下降时,梗塞很容易重新形成而复发,因而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抗心梗。

治疗原发病

心梗的原发病主要是动脉硬化 、高血脂 、高血压等 。大量流行病学资料表明,“三高一低”即总胆固醇、甘油三酯 、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降低是冠心病、心肌梗塞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 。

总胆固醇每上升 1%, 心血管病的危险性就增高 2%-3 %。随着胆固醇的长期增高,心肌梗塞的发生率也可能增加;而控制好血胆固醇,可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减少心血管事件。因为斑块破裂是心梗发生的重要因素, 调脂疗法可使粥样斑块稳定 。所以冠心病人进行降胆固醇治疗可以明显改善预后情况, 使冠心病的死亡率下降 42%。对于急性心肌梗塞患者, 调脂治疗更为重要。

高压大于 160 毫米汞柱,低压大于 95 毫米汞柱,冠心病的患病率即比正常血压者升高 4 倍,而高压每降低 9 毫米汞柱和低压每降低 4 毫米汞柱,冠心病发病率可减少 23 %,人群总的心血管事件也可随之减少 34 %。

病人出院后,必须听从医嘱,合理用药,继续治疗这些疾病。

避免诱发心梗形成的因素

如过度劳累 、长期高度精神紧张或情绪不佳 、饱食 、酗酒、大量吸烟及受寒等。

冬季温差、风速、大气压等经常处于波动状态, 这种多变的气候, 尤其是寒流的突然袭击,使中老年人难以适应, 容易引起冠状动脉痉挛,从而导致心肌梗塞的发生 。气温的变化, 也使老年人抵抗力下降, 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 、支气管炎、肺炎等, 或使原有病情加重, 诱发心肌梗塞 。

定期复查

重点项目是心电图 、血压 、血脂 、血黏稠度 , 至少每半年查一次 。

若出现持续较长时间的剧烈胸痛、胸闷或血压骤降,面色苍白、出冷汗者,应立即就医。

加强自我保健

从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注意防范 , 合理饮食对防止心梗复发至关重要,应坚持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和低盐饮食。

适当地多吃些富含优质蛋白质的瘦肉、鱼类、乳类和大豆制品, 少吃动物脂肪,多吃新鲜绿叶蔬菜和新鲜水果。特别是不宜饮烈性酒、浓茶、咖啡等, 要戒烟。

病人生活要有规律,起居有时,睡眠充足, 娱乐有度。每天清晨可饮白开水一大杯,,以稀释血液,降低血黏度。同时,讲究心理卫生,保持愉快、轻松而稳定的情绪,对防止复发心梗十分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