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家健康

对中医问诊的3大认识误区,正确的认知对病情的帮助巨大,别错过

对中医问诊的3大认识误区,正确的认知对病情的帮助巨大,别错过

在日常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一些患者由于对中医缺乏全面客观的了解,加之受当前社会上一些媒体对中医有失偏颇的宣传的影响,对中医的认识存在一些误区。所以,今天我就整理了3条常见的中医问诊的认识误区,分享给大家。

误区1:西医看不好的疾病,中医一定会有办法

有些病人到西医疗效不好时才想起找中医,把中医当作是“救命稻草”,寄予很大希望,认为中医是祖国医学,博大精深,西医不行,中医就行。其实,尽管中医在许多慢性病的治疗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和特色,但并不一定都是百发百中,并不是所有西医治不好的疾病,中医治疗都一定会有很好的效果。因为对于有些疾病,无论西医,还是中医,目前都同样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中医和西医一样,迄今对复杂的*和疾病系统的认识还十分有限,如果用超越科学发展的水平去看待中医,神化中医,是不可取的。

误区2:吃中药就不用吃西药

有些病人对西药存在片面认识,夸大了西药的副作用,治病只服中药,不愿服用西药。其实,有些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慢性肾衰竭、红斑狼疮等,是离不开西药治疗的,西药对这些疾病的本身及其并发症的控制十分重要,只有中西医结合,病证结合治疗,才会取得较单用西药或单用中药的更好的疗效。中药联合西药不仅能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还可减轻西药的副作用,改善生活质量。当前社会上有不少医疗广告经常以所谓“纯中药制剂”为招牌来迷惑患者,以谋取暴利,其实“纯中医制剂”里面含有西药成分。

误区3:中医只重视切脉察舌,不重视理化检查

有些患者认为找中医看病,只需要通过切脉和观察舌象变化,就可以明确疾病的诊断,不需要西医常用的理化检查,对中医大夫开的一些化验检查常有抵触情绪。岂不知,切脉察舌是具有中医传统理论特点的诊断方法,其所反映的是机体气血阴阳虚实寒热的变化,至于现代医学的病理变化,如蛋白尿、心肌缺血、高血糖、肿瘤等,是不可能反映出来的。目前中医看病,不仅要通过望闻问切来辨中医的证候,还需要利用必要的理化检查,如化验、心电图、B超、CT等辨西医的病理,这种从病证结合的角度来认识和治疗疾病,是现代中医临床的主要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