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家健康

咳嗽多是肺热,中医分为4个证型,3种止咳化痰药有何区别?

咳嗽多是肺热,中医分为4个证型,3种止咳化痰药有何区别?

其实咳嗽是肺脏的一种自我保护,是一种保护性呼吸反射动作。咳嗽是将异物、刺激性气体或者呼吸道内的过量分泌物(也就是痰液、脓液)排出体外,从而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和清洁。同时,咳嗽亦是肺系疾患的主要病证之一,大致多见于现代医学的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炎等疾病。

中医上,认为咳嗽是由肺热引起。

肺居胸中,在五行属金,五味之主辛。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气的升降出入全赖肺之调节。肺气通于卫,开窍于鼻,外合皮毛。

风寒暑湿燥火之六淫易于犯肺;内伤、气血阴虚、燥火易伤肺,肺实为娇嫩之脏。

肺诸病总,唯肺热多发,且症状复杂。主要的肺热4大证型。

【风热犯肺】

主症:咳嗽,痰稠色黄,鼻塞流黄涕,身热,微恶风寒,咽干痛,舌尖红,苔薄黄。

因受风热之邪,直犯肺或寒邪郁肺化热,使肺气失宣。

【热邪壅肺】

主症:咳嗽,痰稠色黄,气喘、壮热口渴,烦躁不安,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

与风热犯肺皆属外感热病,但病变性质、病情轻重都有所不同,此热邪壅肺,病在里,伴有里热症,病情重。

【燥邪犯肺】

主症: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不易咳出,唇、舌、鼻干燥欠润,或身热恶寒,舌红苔白或黄。

主要是秋季感受燥邪,侵犯肺卫所致,表现为干燥少津。

【肺阴亏耗】

主症:干咳,咳声短,午后黄昏为剧或声音嘶哑,痰粘或黄或痰中带血,量少,伴盗汗口干,咽燥,舌红少苔。

止咳化痰类OTC中成药中,有很多,你或多或少听到过,清肺化痰丸、清肺消炎丸、养阴清肺丸等,它们名字里面都有“清肺”二字,都可用于清肺,可因成分差异,“清肺”各有不同和侧重。

1、清肺化痰丸

【功能主治】

降气化痰,止咳平喘。用于肺热咳嗽,痰多气喘,痰涎壅盛,肺气不畅。

【组方特点】

川贝、黄芩清热化痰止咳,法半夏降气化痰止咳,桔梗、杏仁宣肺化痰止咳,全方共奏清热降气、化痰止咳之功。

【治疗“肺热”】

用于热邪壅肺型。症见咳嗽,痰稠色黄,不易咳出,或兼发热,咽痛,口渴,尿黄,便干,舌红苔黄,脉滑数。

2、清肺消炎丸

【功能主治】

清肺化痰,止咳平喘。用于痰热阻肺,咳嗽气喘,胸胁胀痛,吐痰黄稠;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见上述证候者。

【组方特点】

以《伤寒论》中“麻杏石甘汤”为基础,保留主要药物麻黄、石膏、苦杏仁,增加地龙、牛蒡子,以及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人工牛黄、羚羊角。方中麻黄宣肺平喘,为君药;石膏清泻肺火,地龙清热平喘,共为臣药;苦杏仁止咳平喘,牛蒡子解毒利咽,牛黄、羚羊角清热豁痰,凉肝熄风,共为佐药。既能宣通,又清内热,还能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

【治疗“肺热”】

用于风热犯肺型或热邪壅肺型。症见咳嗽,痰稠色黄,不易咳出,或兼发热,咽痛,口渴,尿黄,便干,舌红苔黄,脉滑数。

【注意事项】

风寒表证引起的咳嗽,症见发热、恶寒无汗、咳嗽等症。因含“麻黄”,具有兴奋作用,故心功能不全者和运动员慎用。

3、养阴清肺丸

【功能主治】

养阴清肺,清热利咽。用于咽喉干燥疼痛,干咳少痰。

【组方特点】

方中地黄养阴清热,为君药;麦冬养阴清肺,玄参养阴生津、泻火解毒,共为臣药;佐以丹皮清热凉血,白芍益阴养血,川贝润肺化痰、清热散结。少量薄荷辛凉而散、疏表利咽,甘草泻火解毒、调和诸药,以为使。全方各药相须为用,有养阴清肺、解毒利咽之效。

【治疗“肺热”】

用于肺阴亏耗型。症见“肺阴虚”的症状,如出现干咳、痰少、咽干、口燥、手足心热、盗汗、便秘、舌质红少津、舌苔少、脉细而数,或咳血等。

综上所述,这3种“清肺”OTC中成药,均属于止咳化痰类中成药,都可以调理咳嗽,但它们功效各有特点、各有应用范围,使用前可咨询医师或药师,根据临床症状,辨别好中医证型,才能发挥好各自的优势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