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儿长大后心脏是健康的吗?
人人都喜欢孩子,要是个大胖孩子白白净净又白又胖。这是让很多家长都非常高兴的一件事,在高兴的同时家长们不知道要面对什么,要面对的痛苦是什么,所以家长们要注意了不要只在乎孩子的胖瘦,要更多的关心一下这其中的道理。
您知道吗,部分心血管病、糖尿病等成人疾病,其发病风险可能早在出生前就决定了,这就是所谓的“成人疾病源于胎儿”,而出生体重即是判断指标之一。研究指出,出生时太胖或太瘦,会使日后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甚至结肠癌的风险提高。
所谓“太胖”,是指出生体重达到4000克及以上,“太瘦”则指出生体重不足2500克。针对二战期间出生人群的研究发现,胎儿期营养不良者,成年后患冠心病、高血压的比例明显高于正常体重儿。此后的系列研究显示,胎儿营养与成年期心血管、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关系密切,体重过低会使这些疾病发病风险增加。
一方面,如果胎儿在发育过程中遇到不良环境刺激,如营养不良、感染、母体疾病等,胎儿就会从基因上做出适应性改变,造成发育损伤,由此决定了很多成年期疾病的发生。
另一方面,出生体重较低的孩子,为了追赶同龄儿童,在幼儿时可能出现自发性体重加速增长,这使得内脏脂肪过多。即使没有肥胖,也有发生高胰岛素血症和脂肪增多的倾向。
此外,研究还显示,巨大儿出生后,代谢性疾病及心血管疾病也明显上升,这是因为过胖的孩子,已经在子宫内适应了过高的胰岛素水平。可以说,出生太胖、太瘦都是胎儿期发育损伤的表现。
出生体重多少才理想呢?对于足月新生儿,出生体重达到2500克以上、4000克以下是正常范围,但也和孕周相关,不同出生周数的孩子都有一个最佳体重范围。比如38周的孩子,正常体重范围是2642—3867克之间,3227克左右最好。
对巨大儿或低出生体重儿的预防是多方面的。首先,母亲怀孕前过瘦或过胖、吸烟、嗜酒、营养状况不良、大龄、教育水平低、曾经有过低出生体重史、合并心血管疾病或代谢疾病等均是高危因素,要加以纠正。其次,做好产前保健和孕期营养指导,积极控制孕期糖尿病、高血压等合并症。再次,对已经出生的低出生体重儿和巨大儿,应科学喂养,监测生长发育指标,强调膳食平衡。最后,通过合理运动提高心肺功能,调节内分泌,消耗多余热量,从而降低心脏病、高血压的风险。
上面这篇文章介绍的是巨大儿长大后心脏会更加脆弱,其实巨大儿身体很虚弱,虽然身体很多肉但是身体并不强壮,不只是心脏会出现问题,身体的其他部分也会出现问题,只是心脏问题会很严重而已,所以家长们要注意孩子的体重。
-
春季饮食任何促进儿童生长发育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在这个时期,孩子的发育也是很重要的,特别是在这个阶段,孩子因为长的快,活动量很大,这个时候,我们一
-
怎样有效除皱呢?在生活中有哪些食物可以帮助孩子有效除皱呢?不仅仅是家长孩子们也不愿意长皱纹,那么要怎样保持没有皱纹呢,希望今天我们的讲述
-
小儿疾病恢复时的禁忌有哪些?孩子们患上疾病之后家长们都会很担心,家长们要想孩子尽早的恢复健康,就要及时正确的应对孩子的疾病,那么孩子的疾病恢复有什么
-
如何帮助孩子健康过秋季?秋季是一个孩子经常患病的季节,在这种季节家长们要是不好好的照顾孩子的身体,孩子的疾病就会连连不断,那么为了孩子的身体健康
-
智力低下患者的症状表现有什么?智力低下幼儿的特征有很多,也很复杂,所以就需要家长们认真的学习掌握这些知识,这样就可以在生活中及时的发现并且帮助孩子做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