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出来的性早熟

“吃”出来的性早熟

近些年来,性早熟的孩子越来越多。有的4岁的小姑娘胸部已慢慢隆起,6岁小男孩的小脸上,长满了“青春痘”,嘴周围则长了一圈毛茸茸的小胡须,而且外生殖器也开始提前发育。类似这样的病例还不少。那么,这些孩子到底怎么了呢?

其实,他们很多都是“吃”出来的。现在许多食品添加了激素,尤其是油炸食品如炸鸡翅、炸薯片及市面上流行的洋快餐等,都可能导致孩子发育过早。

以下这些食物,尽量避免让孩子过多摄入:

1、人工养殖的动物类食品

摄入过量的人工养殖动物类食品,不仅易造成儿童肥胖,同时也摄入了过多的动物饲料中的添加剂。

2、反季节蔬菜和水果

冬季的草莓、葡萄、西瓜、西红柿等,春末提前上市的梨、苹果、橙和桃等。过于鲜艳的水果,可能有催熟剂诱发成熟,应注意避免。

3、大补类食品

冬虫夏草、人参、桂圆干、荔枝干、黄芪、沙参等。中医指出,越是大补类的药膳,越易改变孩子正常的内分泌环境,造成其身心发展不平衡。其他如:蚕蛹、鸡胚、胎盘、蜂王浆、牛初乳、蟑奶、花粉制剂营养滋补品含有性激素,是诱发性早熟的原因。

4、油炸类食品

炸鸡、炸薯条和炸薯片,其过高的热量以及食用油,反复使用而致氧化变性,不仅致肥胖,也能引发性早熟。

5、某些儿童口服液

市场上很多标榜“长高长壮或增加食欲”的补剂和口服液,可能含有激素成分。还有一些保健品,如蛋白粉之类,除非患有一些特殊病,否则正常儿童没有必要去用。补充微量元素的药品或保健品也不能随意服用,微量元素决不是多多益善!

6、其他

除了食物、补品、保健品之外,还有一些诱发性早熟的原因:如光照过度,特别是夜间长时间光照会影响大脑中的内分泌器官松果体的正常工作,可能导致促性腺激素的提前分泌,从而导致性早熟,所以夜间不要开着灯睡觉;某些化妆品;不良信息:如某些图片、文字信息、语言信息等;环境污染,含氯类农药的过量使用等,也是造成性早熟增加的重要原因;误服避孕药,这是小年龄儿性早熟的常见“元凶”。

孩子的饮食对于生长发育很重要,家长要树立正确、科学的观念。要注意营养搭配合理,也就是荤素搭配合理,多吃些本季节的蔬菜水果。对于荤菜类食物,不是某样好的可以天天吃,也不是某样不好的不能碰,最好换着种类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