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们要怎样处理小儿烫伤呢?

家长们要怎样处理小儿烫伤呢?

孩子们在生活中要是不小心烫伤了家长们要怎样帮助孩子呢,什么措施可以帮助孩子降低病痛呢,在生活中这些是对孩子健康很关键的,所以就需要家长们好好的学习和掌握关于这方面的知识了。

孩子烫伤要入院 降温处理不能少

孩子烫伤为何如此常见

1.5岁至5岁的孩子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对危险缺乏预见,成为烫伤的主要对象。大多数孩子是在家不小心碰翻热水瓶、汤碗等,被开水、热汤烫伤的。如果家长能注意生活细节,孩子们就不用受这等苦楚。

专家提醒,父母做个有心人,是有效预防小儿烫伤的最大保障。关键要做到以下几点:教会小儿在使用饮水机时先接凉水再接热水;洗澡时要注意放水的顺序,先放凉水,再放热水;注意家中的热水壶不要放在小儿能够到的地方。

烫伤后应即刻采取措施降温

孩子烫伤后,父母往往六神无主,一直就急着赶忙把孩子送医院,对应急处理措施知之甚少。其实,如能及时采取措施降温、消肿止痛,孩子的伤势就能得到更好的恢复。

1:冲:迅速以流动的自来水冲洗20分钟,以快速降低皮肤表面热度。用冷水处理烫伤的地方,可以中和烫伤皮肤内残存的热量,减轻进一步的热损伤,使伤口迅速冷却下来,防止烫伤的地方形成疤痕。

2:脱:在脱衣服的过程由于父母此时心慌意乱,常常是胡乱扯下宝宝的衣服,尤其是手臂烫伤时扯下衣袖,这样,由于衣物对烫伤表皮的摩擦,常会加重烫伤皮肤的损害,甚至会将受伤的表皮拉脱。应该充分泡湿后,再小心除去衣物。必要时可以用剪刀剪开衣服,并暂时保留黏住伤口的部分,尽量避免将伤口的水泡弄破。

3:盖:用干净毛巾覆盖烫伤的地方,或用食物保险膜、无菌纱布覆盖。不要随意涂上外用药或使用偏方(如酱油、牙膏),这些方法可能无助于伤口的复原,并且容易引起伤口感染,其凝结粘连伤口还会增加医生处理伤口的难度,影响医生的紧急处理及对伤情的判断。

4:送:除了较轻的烫伤可自理外,最好送往临近的医院做进一步的处理。若烫伤的地方较大,则最好转送到设有烫伤中心的医院治疗。烫伤面积10% 以下的1度烫伤(皮肤发红,没有水泡和破损),多数敷药后就可出院。 小面积的2度烧伤也可以这样处理。 大面积2度烧伤(≥10%)、三度烧伤(皮肤发白,无感觉),都需要入院治疗。有的需要补液,深的烧伤还需要清创植皮。

应急处理:万一被动物咬伤,应立即实施急救处理,可用手帮孩子挤压伤口,使淤血尽快排出,但绝不可以用口吸出(以免病原祸及大人)。接着用肥皂水或清水反复冲洗伤口。最后,用碘酒烧灼伤口。即使破损很轻微,自行处理伤口后,也应及时去看医生,以便判断是否要注射人用狂犬疫苗和破伤风疫苗。值得提醒的还有,除了狗,其他动物(如猫、鼠等)也可能携带狂犬病毒,对任何动物造成的伤口,家长都不能掉以轻心。

希望今天我们所讲述的这些知识很好的帮助家长和孩子们,要知道孩子们如果烧伤了处理不及时正确的话,就是留下伤疤,这样对孩子的未来生活很不利,所以我们就要掌握一些处理孩子烧伤的正确方法,以此来帮助孩子尽快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