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治疗方法有啥呢?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治疗方法有啥呢?

新生儿颅内出血这种疾病对孩子的健康危害很大,而且这种疾病对孩子的威胁也是最大的,那么家长们要怎样帮助孩子预防和治疗这种疾病呢,希望下面我们介绍的这些知识可以很好的帮助家长们。

新生儿颅内出血该如何治疗?

一、支持疗法

专家指出,在对颅内出血患儿进行支持疗法的过程中应保持患儿安静,注意液体平衡,维持血压,保持体温,保证热量供给。

二、止血

新生儿颅内出血该如何治疗?专家表示,其在治疗过程应重视止血,医生可选择使用新鲜冰冻血浆、维生素K1、止血敏、立止血等。

三、防治脑积水

可选用乙酰唑胺50~100mg/(kg·d),分3~4次口服。对脑室或蛛网膜下腔出血可于病情稳定后,连续腰椎穿刺,每日或隔日1次,以减少脑积水发生率。已有严重脑积水者可行脑室-腹腔分流。

温馨提示:

出血量少者大多可痊愈,出血量多者预后较差。严重者可在产程中死亡,即使活产也在出生后3d内因呼吸衰竭而死亡,存活者常有脑性瘫痪、癫痫、智力发育不全、脑积水等后遗症。

新生儿颅内出血怎么办?如何治疗? 

出生前应防止早产及避免窒息。

1、做好孕妇保健工作,避免早产。

对可能早产的孕妇,在分娩前3天内应用地塞米松,促进胎儿肺成熟、减少患呼吸窒息综合征的机率。

2、预防出血倾向:

孕妇:分娩前10小时缓慢静注苯巴50mg,并在产前4~15小时顿服维生素K15~30mg。

<1500g的未成熟儿:生后6小时内可用苯巴比妥降低脑代谢率、清除自由基、减少脑血流量,抑制血压急剧上升。

3、提高医护质量,避免各种可能导致医源性颅内出血的因素。

孕妇须绝对卧床以减少子宫收缩,可用拟β-肾上腺素能类药物推迟分娩。

分娩时尽量避免产伤,必要时作剖宫产。同时对胎儿进行监护,出现宫内缺氧及出生时窒息时须及时抢救。

对有出血性疾病的孕妇及时给予治疗。

以上我们讲解的是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治疗方法,治疗方法有很多,而且治疗治方法对孩子的健康也是很重要的,所以我们就要认真的学习掌握以上的这些知识,这样孩子的健康就能有所保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