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环境影响孩童健康成长

家庭环境影响孩童健康成长

我们都知道,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一般人都只知道环境对人的心理成长影响较大,但是,其实,环境的不同也会导致孩子出现一些身理的问题,甚至疾病。下面,我们就为大家介绍一下:

贫困家庭的儿童更易患多动症

埃克塞特大学的研究小组分析了“千禧世代研究”Millennium Cohort Study的数据,这一数据库包括超过19500名在2000年和2002年之间出生的英国孩子,记录了他们分别在9个月、3岁、5岁、7岁和11岁大时的资料。通过分析后发现,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家庭的儿童,患上多动症的几率相当普遍。一般来说,家里有多动症孩子的家庭收入为每周324英镑,而孩子没有患多动症的家庭收入为每周391英镑。

研究还发现,住在公益性住房里的家庭,其孩子比那些自己有房的家庭的儿童,患上多动症的几率高了三倍。同时,年轻妈妈生下的孩子也比大龄妈妈生下的孩子更易患上多动症。母亲的学历对孩子也有影响,文凭不高的妈妈生下的孩子,患上多动症的风险是高学历妈妈生下的孩子的两倍。而单亲家庭的孩子也有着同样的风险。

儿童多动症的社会因素有哪些?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越来越多的孩子患上了儿童多动症。临床表明,多动症有很多的病因,比如社会因素、神经生理学因素、轻微脑损伤、遗传因素等各个方面。其中,社会因素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家庭因素

家庭因素对多动症的发生、发展和结局都有一定的影响。父母亲的精神问题、矛盾冲突、烟酒嗜好等是小儿多动症的高危因素;影响家庭中亲子关系的相关因素如父母的社会经济阶层、智力、教育水平,儿童的躯体或心理发育水平等都会影响儿童与父母的相互关系,导致和加重多动症的发展。家庭的自然环境等因素也对小儿多动症有影响。

2、环境因素

根据调查发现,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接触的铅类物质能够直接的引起多动症,因为长期接触铅类物质容易引起铅中毒,进一步会诱发疾病。而汽车尾气等化合物质的污染也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尽可能避免这类物质的吸入。

3、文化因素

有很多人都喜欢高音调、快节奏的音乐,而且经常在电视上收看一些劲歌热舞、打打杀杀的场面。而这些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会对孩子的大脑产生严重的刺激,很容易出现脑部功能紊乱的现象。

4、教育因素

不良的教育方式也会导致儿童多动症。很多家长和老师对儿童并没有一个正确的教育方式,要么太放纵,要么太严苛,不适当的教育方式能够让患儿出现逆反、自卑的心理,太大的压力对疾病有一种诱发作用。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一定不要偏执于某一点。

研究显示,在年收入超过10万英镑(约合16万美元)的父母的孩子中,抑郁症和焦虑——导致上述行为的主要因素——发病率几乎是通常水平的两倍。原因据说与父母争强好胜、持续给孩子施加压力、要求他们取得成功有关。

有证据表明,与前几代人相比,现在这些富裕家庭的孩子要脆弱得多。富裕家庭的孩子希望在学校和课外活动,以及在社交中表现优异,他们存在无休止的压力感。此前,人们认为,因为生活安逸和享有特权,较富裕家庭的孩子患神经机能病的可能性较低。但研究表明,期望值很高、雄心勃勃的富裕父母也会给人很大压力。

心理学家分析,“富二代”在宠溺中长大,价值观和上一辈很不一样。而“暴发户”的知识体系、生活阅历跟不上外在物质变化,因此喜欢用极端方式炫富引起注意。但当他们有所经历后,心理会慢慢成熟。炫富是“富二代”宣告自我优越感最直观的一种形式。但其实自我优越感越多,这些孩子们就越容易自卑,炫富只是他们驱走孤独,吸引他人目光的手段而已。

美国国家统计中心保健卫生领域的研究人员统计称,最近十年间,美国患过敏性疾病的人数整体呈上升趋势。研究人员分析指出,富裕家庭出身的孩子患过敏的可能性要比贫困家庭的孩子高很多,比如,一些移民家庭的孩子就较少患上过敏症。而就此过敏症状分布的不均衡的状况,研究人员并未给出一个确切的解释。

总之,一些医学专家研究表示,家庭的因素对于儿童的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给孩子尽量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有非常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