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生殖 > 习惯性流产

习惯性流产的诱因都有什么呢

习惯性流产的诱因都有什么呢

  习惯性流产是一些妇女在怀孕后可能遇到的情况,如果妇女怀孕两次以上都出现流产,建议她及时就医,找出原因以进行对症治疗。那么,习惯性流产的原因都有哪些呢?

  首先,习惯性流产不明原因,也被称为同类免疫性流产。这是指在排除了其他所有因素后导致的流产。据统计,40-80%的习惯性流产是处于这个范畴。对于这类患者,可以在怀孕前给予一次主动的免疫治疗,等第一次治疗结束后的三个月内尽快再次怀孕,然后再进行一次治疗。经过免疫治疗,约90%的这类患者最终能够成功怀孕。

  其次,免疫性疾病也是导致习惯性流产的常见原因。其中,抗心磷脂抗体引起的流产最为常见。抗心磷脂抗体会通过不同的机制导致胎盘血管栓塞,从而导致胎儿无法获得足够的血液供应,最终停止发育并最终导致流产。对于这种情况,可以单独使用或连续使用糖皮质激素和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在妊娠期间,也可以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剂,但需要密切监测凝血指标。

  第三,内分泌功能障碍也是习惯性流产的常见原因。黄体功能障碍和高泌乳素血症是其中的主要疾病。对于这些导致不孕的原因所引起的流产,最好是在怀孕前进行诊断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以增加怀孕的成功率。在确诊怀孕后,黄体支持治疗将会继续到怀孕的前三个月。

  第四,生殖道感染也是一种常见的导致习惯性流产的因素。这些感染包括各种细菌感染、弓形虫感染、巨细胞病毒感染和单纯疱疹病毒感染。这些感染可能会通过胎盘屏障传播给胎儿,导致胎儿感染、死亡或畸形。因此,在怀孕前后需要进行治疗,以避免因感染而导致的流产。

  第五,生殖道解剖异常也是导致习惯性流产的一种原因。这包括先天性子宫发育异常和后天性子宫疾病引起的子宫异常,例如纵隔子宫、单角子宫、子宫粘连、子宫内膜息肉和宫颈松弛等。对于不完整的纵隔子宫,需要根据其大小及对子宫腔的影响选择手术治疗。对于子宫粘连,可以进行粘连分解手术,并且需要移除子宫内的肌瘤和息肉等异常结构。

  最后,染色体异常也是导致习惯性流产的重要原因。夫妻双方或一方的染色体异常,或是胚胎染色体异常,都可能导致流产。因此,在进行习惯性流产的检查时,染色体检查是必须的。对于能够获取流产胚胎的情况,还需要进行染色体检查。有些染色体异常的胚胎可能是由于父母染色体异常所致。对于染色体异常者,需要根据异常类型判断能否再次怀孕,如果可以再次怀孕,还需要进行产前诊断以确保优生优育。

  总之,对于女性来说,如果不幸患上习惯性流产,建议她及时就医。除了接受治疗,当女性再次需要怀孕时,一定要注意进行孕前检查,找出潜在的原因并加以解决,以增加怀孕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