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科 > 肾病 > 血尿 > 血尿常识

运动后出现血尿常识大汇总

运动后出现血尿常识大汇总

运动后血尿出现的原因是什么?运动后血尿的特点又有哪些?什么是运动后血尿?这写你都知道吗?有些患者在运动后出现了血尿的症状,引起了一定的恐慌,出现了血尿不要着急,要及早明确出现血尿的原因是什么,从而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下面是肾病医院的专家为您介绍一些血尿中的运动后出现血尿的运动性血尿的一些常识。增加大家的了解。

简单的来说,血尿发生的运动之后,那么就叫运动性血尿。

运动性血尿的四个特点:

①血尿在运动后即刻出现,血尿的严重程度与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大小有密切关系;

②除尿血外,一般没有其他症状和异常情况;

③血液化验、肾功能检查、腹部X光照像及肾盂造影等项检查均属正常;

④出现尿血后立即停止运动,绝大多数在3天内血尿停止。如果不具备上述特点,即使是运动后出现血尿,也不属于运动性血尿,而另当别论。

运动性血尿是发生在泌尿系统没有任何病理改变而完全健康的人身上。其尿血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运动中肾脏剧烈震动或打击使之发生创伤,这种创伤可使肾脏血管破裂而出现血尿。如拳击运动后,大约有28%的人出现血尿,就属这一种。

有些运动项目发生肾创伤的可能性很小,如划船运动,但运动后也会出现血尿,其发生的原因可能是运动时全身的血液分配进行调整,肾脏的血液流量减少,肾小球的滤过率降低,越是剧烈运动,流经肾脏的血液量越少,而大量的血液流向身体活动的部位,如心、肺及肌肉,以便进行剧烈的运动。

肾脏血流量减少,肾小球缺血、缺氧而通透性增加。同时,血液中乳酸增加,也使肾小球的通透性增加。另外,运动时肾脏血液循环障碍发生淤血,也会使肾小球通透性增加,红细胞便可通过血管壁进入尿中,出现血尿;长跑运动及长时间直立体位下运动可使肾下垂,肾静脉回流受阻,肾淤血,也可造成血尿。

运动性血尿应引起重视,首先应认真体检,寻找血尿原因。如原有隐匿性疾病,应积极治疗,治愈后再参加运动便不会出现血尿了。如为运动性血尿应暂停运动,适当服用止血肾病治疗、维生素c、维生素b12等,血尿停止后就可继续运动。如仅为镜下血尿,则可不限制运动。

血红蛋白尿多数发生在直立体位下运动后,如长跑、行军、球类、体操、舞蹈练习后。一般需达到一定量的负荷后发生,少者行走20多分钟或慢跑1000米后就可发生,多者跑10000米才发生。另外,练腰部动作较多或在硬场地(如柏油马路、硬地草场)上跑易诱发。

预防运动性血尿的发生,应遵守运动的科学原则,运动量要循序渐进,避免骤然增加运动量及运动强度。因病或因故停止运动后,重新恢复运动时,运动量亦应从小到大,逐渐增加。另外,在硬场地进行跑、跳等运动可穿带有弹性鞋垫或树胶鞋垫、泡沫塑料鞋垫的鞋,暂停跑、跳、腰部动作较多的项目运动,久治不愈者应考虑调换运动项目。

以上就是肾病专家为您介绍的运动后出现血尿常识大汇总的相关知识,希望对您能够有帮助,出现运动后血尿后,千万别要太过着急。引起无谓的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