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科 > 肾病 > 肾衰竭 > 肾衰竭常识

肾衰竭的诊断方法主要有哪些呢

肾衰竭的诊断方法主要有哪些呢

肾衰竭这种疾病严重的危害到了我们的肾脏健康,影响到了患者的正常生活,在察觉到了该病的症状之后,患者就会特别的担心,大家需要清楚的去了解肾衰竭的诊断方法才可以,接下来就为朋友们介绍一下肾衰竭的诊断方法有哪些。

肾衰竭的诊断方法:

1、肾衰竭的病因比较复杂,主要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肾脏功能急剧减退,得了这种病一定要及时的接受治疗,否则将会危及人的生命。当前公认肾衰竭检查诊断标准为:数日至数周内肾小球滤过功能呈进行性急剧下降,血肌酐每日升高44-88umol/L(0.5-1.0mg/dl)。

2、在临床上,在最后确诊为急性肾衰竭之前,我们首先要排除慢性肾功能衰竭和在慢性肾功能不全基础上某些诱因作用使肾功能急剧恶化的情况,对于ABF与病史不清的慢性肾功能衰竭相鉴别,此外B型超声检查肾脏大小(尤其肾皮质厚度)及血肌酐(能反映3-4令月前血肌酐水平)化验将很有帮助。双肾增大或正常,指甲肌酐正常者为急性肾衰,双肾缩小或正常,指甲肌酐水平升高,则为慢性肾功能衰竭。

3、血常规检查:显然贫血,为正常细胞性贫血,白细胞数正常或增高。血小板降低,细胞沉降率加快。

4、尿常规检查:随原起病不同而有所差异。其共同点是:①尿渗透压降低,多在每公斤450mosm以下,经重低,多在1.018以下,严重时固定在1.010~1.012之间,作尿浓缩稀释试验时夜尿量大于日尿量,各次尿比重均超过1.020,最高和最低的尿比重差小于0.008;②尿量减少,多在每日1000ml以下;③蛋白尿定量增加,晚期因肾小球绝大部分已损伤,蛋白尿反而减少;④尿沉渣检查,可有多少不等的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和颗粒管型,蜡样管型最有意义。

肾衰竭的病因:

主要病因有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糖尿病肾病、继发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管间质病变、遗传性肾脏疾病以及长期服用解热镇痛剂及接触重金属等。

病症导致肾衰:肾衰是各项肾脏病发展到后期引起的肾功能部分或全部丧失的病理状态。各种慢性肾脏病均可导致肾功能进行性减退,最终发展到肾衰。可能引发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一些慢性疾病包括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肾间质小管肾病、多囊肾等病症。

药物性致肾衰:对多位肾衰患者的调查中发现,肾毒性药物运用不当对肾脏的长期损害,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后出现肾衰。比如说止痛片,止痛片中含有非那西丁,长期的服用不断损伤肾脏,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继而发展到肾衰;除此之外像庆大霉素等药物运用不当也会引起肾衰,是导致肾衰竭的病因之一。

综合了解到了上述的这些知识之后,朋友们已经了解到了肾衰竭疾病的诊断方法有哪些了,相信这些诊断方法是可以帮助大家去应对肾衰竭的,而且日常生活当中应当以预防的工作为主,从而能大大的降低肾衰竭的发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