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患者怎么掌握饮水量?
一般情况下出现水肿的肾脏病患者,必须严格控制水的摄入,维持液体平衡。正确掌握水的入量,是治疗肾脏病重要的一环。肾病患者怎么掌握饮水量?肾病专家来解答:
在讨论如何掌握水的入量时,首先应明确“显性失水”、“非显性失水”和“内生水”的含义。“显性失水”指尿、粪、呕吐物、胃肠道吸引流物等所失去的水分。“非显性失水”系皮肤、呼吸道散发的水分。“内生水”是指食物氧化和细胞新陈代谢所释放的水分。“显性失水量”容易估计;“非显性失水量”可按0.5毫升/公斤体重/小时或12毫升/公斤体重/天2个实用常数计算,当然还要根据年龄、体温、气温、湿度等作适当调整;“内生水量”的计算比较复杂。在实际应用上,可以400~500毫升为底数,加前1天的尿量、引流液等的排出量。
肾病患者怎么掌握饮水量?在急性肾炎、肾病综合征、肾盂肾炎有明显水肿时,应限制水的摄入,如无明显水肿时,则不必限制饮水。无尿或严重少尿的患者,一般仅需要无钠的、并且能够恢复蒸发和小量的尿中丢失的水就够了。
医嘱中的水摄入量,应将每日产生的内生水350毫升,计入其中。许多慢性进行性肾脏病患者,在疾病的终末阶段发生少尿或无尿时,它们很可能在这种情况之前的数年保留盐和水的能力已经受损。这时如果盲目的限制水的摄入,就会促使已经受损的肾功能进一步恶化,这类情况应加以警惕,并立即补充其丢失量。
肾病患者怎么掌握饮水量?慢性肾病患者心力衰竭时,水的排泄是减少的,故水的入量应严格控制。有的肾病患者,没有明显水肿症状,但怕出现水肿,故盲目地限制饮水,是没有必要的。
在估计水的入量时,要观察患者有无口渴感、眼球弹性、口舌粘膜及皮肤充实度,还需观察尿量多少、血压变化及胶体渗透压作为参考依据。不过在临床实践中,还以每天观察患者的体重变化作为估计水的入量,比较方便和实用。
以上就是肾病专家介绍的关于肾病患者怎么掌握饮水量的知识,希望对您能够有所帮助,最后我们衷心的祝您早日康复!
-
患上尿失禁该怎么办才好尿失禁是一件非常令人尴尬的事情,如果一个人几次三番的出现小便失禁的情况就是一种疾病了,那么得了这样的疾病要怎么办呢,今天
-
尿失禁到底是怎么引起的尿失禁到底是怎么引起的呢?患有尿失禁的情况下需要及时的去检查治疗,但是很多人都是因为尿失禁的情况没办法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
感染尿失禁的饮食护理方法尿失禁属于慢性的疾病,一旦患上了尿失禁这个疾病是不能够忽视治疗的,应当及早的采取应对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够帮助到我们的尿失
-
尿失禁疾病的症状图片的表现对于尿失禁这样的疾病的出现首先我们应该积极的了解疾病的主要的症状表现,一直以来这样的疾病出现在老年人的身上的概率都是相当
-
尿失禁药物治疗措施患上了尿失禁这个疾病我们不应该拖延治疗的时间,也不要忽视治疗要在第一时间发现疾病的时候,第一时间做好应对,这样才是疾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