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科 > 肾病 > 蛋白尿 > 蛋白尿常识

谈谈蛋白尿有哪些类型呢

谈谈蛋白尿有哪些类型呢

蛋白尿疾病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尿液中蛋白质的成分过高所引起的,这项疾病症状也逐渐得常见起来,令许多患者都是非常的头痛,特别是不了解发病原因的人们,更应该多注意一些护理方式,那么,蛋白尿都有哪些类型呢?

1.功能性蛋白尿

是一种轻度良性蛋白尿,原因去除后可很快消失,24h尿蛋白定量一般不超过0.5g,其产生机理目前尚不清楚,可能是肾脏受到内外因素影响引起肾血管痉挛、充血、肾小球滤过率增加所致,见于剧烈运动、长途行军、高温环境。发烧、严寒环境、精神紧张、充血性心力衰竭等。

2.病理性蛋自尿

是最常见最重要的蛋白尿,见于原发或继发肾脏疾患,一般尿蛋白量较多,尿沉渣中有红细胞、白细胞、营型,水肿,高血压等临床表现。

3.体位性蛋自尿

其特点蛋白尿的出现与体位有关,长期站立,行走,脊柱前凸等。体位蛋白尿是由于肾静脉扭曲或前凸的脊柱压迫左肾静脉,引起暂时的循环障碍所致, 卧位1h尿蛋白消失或减少。疑有体位性蛋白尿时,分别测清晨起床前,起床后尿中蛋白量可出现显著差别。脊柱前凸引起者,嘱患者背靠墙直立 10 min后观察,若尿蛋白出现可确立诊断。诊断体位性蛋白尿应慎重,需长时间随访,一般观察5年以上,病情无变化、肾功能持续正常,方可诊断。一旦发现持续 性蛋白尿存在、功能有损害时,应及时纠正诊断,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容易和蛋白尿混淆的疾病

1.水肿伴蛋白尿:水肿伴重度蛋白尿多为肾源性水肿。伴轻度蛋白尿除见于肾源性水肿外亦可见于心源性水肿。妊娠期水肿、蛋白尿多见于妊娠中毒症水肿。

2.妊娠蛋白尿:一般来说,正常尿液中蛋白质甚少,不超过7~10mg/24h,用普通尿常规检查测不出。在胎儿尿液中,当尿中蛋白质含量增加,普通尿常规检查即可测出,称胎儿蛋白尿。 如果尿蛋白含量≥3.5g/24h,则称为大量蛋白尿。

3.血尿伴蛋白尿:肾性血尿是指血尿来源于肾小球,临床上表现为单纯性血尿,或血尿伴蛋白尿。如果治疗不彻底,反复发作或失治误治,病情不能得到切实有效的控制,最终导致尿毒症。

4.低分子蛋白尿:低分子蛋白尿是由于肾小管功能损伤,使经正常肾小球滤过的蛋白回吸收障碍所致。

温馨提示,蛋白尿容易和一些其他的疾病相混淆,特别是血尿伴蛋白尿,如果不能够及时的进行确诊,出现了误诊的几率,就会给患者造成比较大的影响,其实寻找除诱发蛋白尿的具体原因,才能够真正地解除隐患,让患者尽快的恢复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