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炎如何进行护理保健

慢性肾炎如何进行护理保健

关于慢性肾炎这种疾病,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一定要注意他的饮食疗法,对于饮食来说,我们一定要少吃海鲜,少吃盐等刺激性的食物,对于盐分,它能够刺激可感中枢,使人感觉口渴,我们的肾脏能把精确的血液中多余的盐分和水分排出。下面让我们来具体的了解一下。

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就是吃咸食后就想喝水,这是因为盐分刺激了*的渴感中枢,使人感觉口渴,不过没关系,我们的肾脏能精确地把血液中多余的盐分和水分排出体外。

慢性肾炎病人吃咸同样口渴,要多喝水,但他们肾脏的排盐排水能力下降,盐分和水分在血液中潴留,导致血容量增大和血压升高,而慢性肾炎病人肾脏调节能力差,肾小球内压力随血压的波动大,高血压能明显增加肾小球内压力,导致肾小球高灌注,加速慢性肾功能衰竭进程,严重者形成心力衰竭。血管中过多的水分还可自血管中漏出形成水肿,例如眼睑水肿、下肢水肿、甚至腹水、胸水和心包积液。

正因为慢性肾炎病人吃得过咸会导致水肿、高血压,甚至心力衰竭并加速肾功能衰竭进程,故这些病人宜吃淡。吃得淡,自然饮水就少,对于尿量小于1000毫升的病人,应当刻意限制水分。对含钠盐的调味品也应当限制,例如酱油、味精(谷氨酸钠),烧菜可用糖、醋调节口味。

那么是否吃盐越少越好,甚至不吃为好呢?不是。正常肾脏有很好的保钠能力,当机体缺钠时肾脏钠排泄明显减少;而有些慢性肾炎病人肾脏保钠能力下降,机体缺钠时肾脏照样排钠,久之形成明显“低钠血症”。病人感觉倦怠乏力,血压下降,严重者出现脑水肿危及生命。

慢性肾炎病人每日食盐摄入多少合适呢?我国北方人饮食习惯每日食盐摄入大约10-15克。对于没有水肿、高血压和尿量减少的病人,不应当过严限制,可每日5克,一袋1公斤的食盐要用半年;对于已经有上述情况的病人应当严格限制在每日3克,一袋1公斤的食盐要用几乎1年。可将1公斤装食盐分成若干份,每份用1月,再把每份分成30份每份用1天。严格限制食盐的病人应当定期检查血钠浓度,以防发生低钠血症。

每次烧菜不可能用天平称量食盐,那么怎样知道食盐和水的入量合适呢?其实很简单,病人家庭只要买一台体重计,每天称量一下体重即可。正常成年人在生活规律不变的情况下,短期内体重没有太大的变动。如果数天内体重上升明显,表明体内钠盐和水分过多。但应当注意吃饭、上厕所、洗澡会影响体重,所以应当清晨空腹去厕所大小便之后再称重,如果穿衣称重应减去衣服的重量,最好裸体或着单衣称重,以免误差。称重对有水肿、高血压和尿量减少的病人尤其重要。

慢性肾炎反复发作的原因

1、治疗不彻底

治疗方法不得当,很多的急慢性肾炎患者,根本没有经过系统的正规的治疗,有甚者使用肾毒性药物:氨基式类药物、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及链霉素等进行治疗。这样不仅不利于治疗,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病情,很多的患者说,我每年都在治疗,花了很多的钱,也浪费了很多的时间,却还是反复发作,病情也随着反复发作,而日益加重,并且最终还是发展到了肾病的中后期……尿毒症。

治疗方法得当,一有好转认为自己的病好了就马上停药。 这种情况也是造成急慢性肾炎反复发作的一个原因。很多人对肾脏病的认识度不够,以为治疗一段时间,没有什么明显症状了就怠慢治疗或者干脆不再治疗,自以为自己的肾病治好了。其实不然,不论什么疾病,身体的症状消失后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巩固治疗。

所以很多急慢性肾炎患者,虽然症状全无,但是很容易复发。

2、预防不到位

饮食不注意:总是不能按照医生规定的饮食,进行日常饮食,食用过多的钠盐和高钾饮食,加重了肾脏和心脏的负担。

过度劳累:过度劳累(如参加重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开夜车、甚至房事劳累等,均可使慢性肾炎病情加重。

3、其他疾病的感染

(1)细菌或病毒感染:这是最常见的原因,特别是上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无症状性菌尿、流感、咽喉炎、气管支气管炎等都可以使慢性肾炎症状加重。

(2)应激状态:所谓应激状态,是指机体对

外来的超负荷的各种原因,如突然消化道出血、严重胃肠炎、恶心呕吐、腹泻、低血压、过敏性休克等,超过了机体所能承受的应激能力,主要是指肾上腺皮质为了应付突然到来的刺激,紧急地调整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等。各种应激状态都可以使慢性肾炎的病情急性加重。

(3)其它:如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等,可引起慢性肾炎急性发作。

通常是在上述种种原因的作用下,当天或数日内出现类似急性肾炎的临床表现,如蛋白尿、血尿加重、水肿、高血压、少尿,甚至出现肾功能不全。

以上文章内容为我们具体讲解了,有关于慢性肾炎这种疾病,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一定要及时的预防,对于饮食方面不注意预防不到位的话,过度劳累,和其他的一些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等,都会造成慢性肾炎,病情急性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