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科 > 肾病 > IgA肾炎 > IgA肾炎检查

中医分析IgA肾病的发病机制

中医分析IgA肾病的发病机制

对于Iga肾病,您了解多少?IgA肾病是一种肾小球疾病,其病理机制从中医的角度分析可以分为三焦气滞、风热外袭、气阴两虚、脾肾气虚、肝肾阴虚。下面我们就详细来介绍下。

一、三焦气滞

三焦气滞多见水湿泛滥,症见全身高度水肿,可有胸水、腹水、尿少色黄,脉象沉弦,舌质暗红。

二、风热外袭

风热之邪、上犯于肺,日久不解,下传于膀胱,热积于下焦而发生尿血。或肺失宣降,不能通调水道,出现面部浮肿。

三、气阴两虚

属脾肾两虚,但脾虚是脾气虚,肾虚是肾阴虚,亦即脾肾气阴两虚,无论是脾肾气虚,或肝肾阴虚日久必然气损及阴、阴损及气,出现气阴两虚症。气虚易挟湿,阴虚生内热,湿热互结亦为气阴两虚证常见兼挟之邪实,病程日久,必有瘀滞,故亦多见瘀血、

四、脾肾气虚

素体气虚或饮食不节,房劳过度,伤及脾肾而致脾不摄精,脾不升清而肾气不固,均可出现蛋白尿。脾气虚弱,临床上可见面色蛋黄,纳差乏力,腹胀痞满,大便稀散。肾气不固,临床上可见腰酸膝软,尿色清长多沫,夜尿频多;如果镜下血尿日久,伤及脾肾,气不摄血者,亦可有肉眼血尿出现。脉象沉弱,舌淡齿痕。

五、肝肾阴虚

中医辩证属肝肾阴虚者,阴虚生内热,肾为水脏,易与热相合而为湿热,故肝肾阴虚兼挟湿热者较为多见。临床上表现可有要酸腿软,眼目干涩,手足心热,口干喜饮,大便干结,小便黄赤,如果血热妄行则可出现血尿。脉象弦细。舌质暗红。

对于IgA肾病患者来讲,当发现IgA肾病的症状时候,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IgA肾病的方法进行应对,这样从根本上减少IgA肾病对患者带来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