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出现脑出血疾病怎么办

孕期出现脑出血疾病怎么办

其实脑出血这样的疾病的危害还是相当的严重的事情,生活当中严重的疾病的出现首先一定要摆正自己的心态,尽量的避免疾病严重的威胁到我们的生活质量,那么脑出血疾病的主要的治疗的偏方究竟是什么呢?

1.一般治疗 主张就近治疗、尽量避免搬动;应保持安静,卧床休息,减少探视;保持呼吸道畅通,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必要时吸氧;如有高热则应积极降温治疗;加强护理,保持肢体的功能位;有意识障碍、消化道出血宜禁食 24~48h,然后酌情安放胃管鼻饲以保证营养和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

2 脱水降颅压、控制脑水肿 出血后脑水肿约在 48h 达到高峰,维持 3~5d 后逐渐消退,期间可使颅内压增高或形成脑疝,故应积极控制治疗。常选用:①甘露醇:20% 甘露醇 125~250ml,静脉滴注,每 6~8 小时一次,疗程 7~10d。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和肾功能不全者应慎用;②利尿剂:呋塞米较常用,常与甘露醇合用可增强脱水效果,每次 40mg,每日 2~4 次,静脉注射;③甘油:宜在症状较轻或重症的病情好转期使用,10% 复方甘油溶液 500ml,每日 1 次,静脉滴注,3~6h 滴完。用量过大或输液过快时易发生溶血;④20% 人血清白蛋白 50~100ml,每日 1 次,静脉滴注,对低蛋白血症病人更适用。⑤地塞米松:通常用药后 12~36h 才显示抗脑水肿作用,但易并发感染、诱发上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影响血压和血糖的控制,故不主张常规使用。

3 控制高血压 脑出血后血压升高是维持有效脑灌注压所必需的,当颅内压下降时血压也会随之下降,因此通常可不使用降压药,特别是注射利血平等强降压药。如收缩压在 23.9~30.6kpa(180~230mmHg) 或舒张压 14.0~18.6kpa (105~140mmHg),宜口服降压药;收缩压小于 23.9kpa 或舒张压在 14.0kpa 以内可观察而不用降压药。急性期过后血压持续升高者,应系统抗血压治疗。急性期血压骤然下降提示病情危笃,应及时给予多巴胺、间羟胺等开压治疗。

4 并发症的防治 ①感染:如无感染证据,通常可不使用抗生素;并发肺部感染或尿路感染者,可先根据经验选用抗生素治疗,随后根据痰培养、尿培养或者血培养以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来进一步调整;同时加强口腔和气道护理;痰多不易咳出者可及时行气管插管或者切开术,尿潴留者行留置尿管时应进行膀胱冲洗;②应激性溃疡:预防可用 H2 受体阻滞剂,如甲氰咪呱每日 0.2~0.4g,静脉滴注;雷尼替丁 150mg 每日 1~2 次,口服,;洛赛克每日 20~40mg 口服或静脉注射等;一旦出血应按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规进行治疗,同时应注意补液或输血以维持正常血容量;③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可加重脑水肿。应限制水的摄入量,每日 800~1000ml,补钠每日 9~12g;低钠血症宜缓慢纠正,否则可导致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④痫性发作:以全面性发作为主。频繁发作者可静脉缓慢推注地西泮 10~20mg,或苯妥英钠 15~20mg/kg 控制发作,不需长期治疗;⑤中枢性高热:物理降温为主,效果不佳时可用多巴胺能受体激动剂如溴隐亭每日 3.75mg,逐渐加量至每日 7.5~15.0mg,分次服用;也可用硝苯呋海因 0.8~2.5 mg/kg,肌肉或静脉给药,6~12h 每日 1 次,缓解后用 100mg,每日 2 次;⑥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可通过被动活动或抬高瘫痪肢体等措施进行预防。一旦发生,可给予普通肝素 100mg 静脉滴注,每日 1 次,或低分子肝素 4 000 单位,每日 2 次,皮下注射。

温馨提示:大家对于脑出血疾病的有效的治疗的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是不是已经了解了呢?在生活当中这样的疾病的死亡的概率是相当的高的,因此对于疾病给我们的生活质量造成的危害,一定要选择合适的方法对待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