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裂初期会引起肩膀疼痛吗

脊柱裂初期会引起肩膀疼痛吗

治疗脊柱裂的周期会比较长,所以大家一定要引起重视,千万不可中途放弃如果耽误治疗的话是不利于身体康复的,并且还有可能导致后遗症的出现,从而给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小儿脊柱裂的症状表现以及治疗方法有哪些吧!

症状表现。

1.临床表现 神经系统症状与脊髓及脊神经受累程度有关。较常见的神经系统症状为下肢瘫痪、大小便失禁等。如病变部位在腰骶部,出现下肢迟缓性瘫痪和肌肉萎缩,感觉和腱反射消失。下肢多表现温度较低、青紫和水肿,容易发生营养性溃疡,甚至坏疽。常有肌肉挛缩,有时有髋关节脱位,下肢常表现马蹄足畸形。常有大小便失禁。有些轻型病例,神经系统症状可能很轻微。随着病儿年龄的增大神经系统症状常有加重现象。这与椎管增长比脊髓快,对脊髓和脊神经的牵扯逐渐加大有关。

2.分类 后侧脊柱裂可分为以下几类:

(1)隐性脊柱裂(spina bifida occulta):这一类畸形很多见,只有脊椎管缺损,脊髓本身正常,因此没有神经系统症状,对健康没有影响。以往曾认为本病与遗尿或其他泌尿道疾病有关,但实际上隐性脊柱裂的发生率在正常小儿与有泌尿道疾患的小儿中是相仿的。缺损部位的皮肤上面常有一些异常现象,如一撮毛、小窝、痣、色素沉着、皮下脂肪增厚等。缺损上面可能有先天性囊肿或脂肪瘤。通过X线检查可以确诊。

(2)脊柱裂伴有脑脊膜膨出(meningocele):在脊柱缺损部位有囊状物,较多发生在腰骶部。肿物为圆形,可能长得很大,里面只有脑脊膜和脑脊液,没有脊髓及其他神经组织。单纯脑脊膜膨出的病儿没有瘫痪或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囊壁外面如为正常皮肤,肿物很少继发感染。如囊壁很薄或已破溃,则往往形成脑脊液漏或合并感染。

(3)脊柱裂伴有脊髓脑脊膜膨出(meningomyelocele):多发生于腰骶部,亦可见于背部见图1,2。肿物为圆形,可能大如橘子,里面除脑脊膜和脑脊液之外,还有神经组织。外面盖有很薄的皮肤,在中心区可能只盖有半透明的脑脊膜。在新生儿,有时只有肉芽组织,很容易有溃疡形成。脊髓组织进入肿物的上部,神经纤维广泛分布于肿物,然后由其下部又回到椎管内的脊髓部分。发育不良的脊髓、神经、脊髓膜、椎骨肌肉常和皮肤连在一起。有些患儿脊髓突出处既无包膜,又无皮肤覆盖,呈脊髓外翻畸形。这类病人几乎都有下肢瘫痪和大小便失禁,有些病人并发脑积水。骶部脊髓脑脊膜膨出发生在腰骶丛出口之下,下肢就没有瘫痪,但大小便仍失禁,新生儿啼哭时可见滴尿,在男婴则不能正常射尿。

根据典型的症状可以做出诊断。在较大儿童,脊椎骨较好的骨化后,X线检查可以决定有无脊柱裂。CT及MRI也有助于诊断。

治疗方法。

1.对于无症状的隐性脊柱裂不需治疗。

2.手术治疗

(1)囊壁很薄,囊腔增大迅速,随时有可能破溃或已有破溃,但尚无感染者应尽早手术。

(2)如果囊壁较厚,肿块不大,双下肢活动好,可待婴儿稍大能耐受手术时再行手术治疗。

(3)婴儿时期曾行单纯手术切除囊肿,仍有大小便和下肢功能障碍,局部皮肤尚正常者仍应争取再次手术治疗。

(4)囊壁破溃已有感染,或早期出现严重神经功能障碍,伴有脑积水及智能严重减退为手术禁忌。

总的手术原则为肿块切除、神经松解,椎管减压并将膨出神经组织回纳入椎管,修补软组织缺损,避免神经组织遭到持久性牵扯而加重症状。术后包扎力求严密,并在术后及拆除缝线后2~3日内采用俯卧或侧卧位,以防大小便浸湿,污染切口。

以上文章对小儿脊柱裂的症状以及治疗方法做了总结,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定的帮助,得了脊柱裂是一件很不幸的事情,所以为了能够尽快的康复一定要重视治疗,只有通过治疗才会使病情得到缓解,而且也会减轻病人的痛苦,最后小编祝愿患者,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