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外科 > 神经外科 > 脑瘫 > 脑瘫预防

婴儿脑瘫要如何预防与治疗

婴儿脑瘫要如何预防与治疗

生活当中可能我们也经常会看到一些脑瘫孩子,他们存在智力上的障碍,以及肢体上的障碍,所以对于这类孩子是比较可怜的,可能疾病会围绕他们一生,很多家长在发现孩子患有脑瘫疾病之后,也是非常的苦恼,那么下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婴儿脑瘫的预防和治疗,希望能够帮助家长更加正确的了解脑瘫疾病。

脑瘫是指脑性瘫痪,早期有一些特殊的表现,比如:不明原因的哭闹、入睡困难、易激惹、喂养困难、容易呛奶、护理困难等等。脑瘫一般是由于在产前、孕期由多种因素影响了神经中枢的发育所致。脑瘫常常还会伴有癫痫、智力低下、感觉迟钝、行为异常、性格怪异、语言落后等症状,最明显的特征是运动发育落后。

3个月不会抬头,4个月不会笑,4个月两手仍紧紧握拳不会松开,5个月不会抓物,8个月不会独坐,10个月不会爬;1岁多不会走。根据婴儿的生长发育特点,可以对婴儿的异常进行归类,如果出现了这些情况时,妈妈们就应该到医院进行检查。

大运动的落后较容易发现,只要每次保健查体时不漏项目就一般不会误诊。还有一些特殊的姿势和动作可以作为提示,比如:脑瘫患儿肌张力异常,常常会导致一些特殊的姿势。

脑瘫患儿早发现、早干预是关键。随着脑科学的发展,两岁前小儿大脑具有较好的可塑性、可代偿性,因此及早地进行康复治疗可给脑瘫的孩子带来希望。此外,合理的营养、适宜的刺激、必要的锻炼都是必不可少的。

脑瘫的治疗

从现在的医学观点看,及时对脑性瘫痪的孩子进行治疗,可以最大限度的刺激受损的脑细胞,使孩子获得最好治疗效果。年龄越小受损的脑细胞可修复性越大。

1、药物治疗

如脑活素等。长期服用这些药物可刺激组织代谢,促进智力和体力的发育。

2、物理疗法

是根据脑瘫病人设计的一套严格的训练方法。有按摩、被动运动、自动介助运动、自动运动、抵抗运动、条件下运动、混合性运动、合并性运动、休息、松弛、弛缓肢体运动、平衡运动、交互运动、伸手运动等手法。

目的是帮助孩子的肢体运动,刺激神经末梢和受损的脑细胞康复。应到脑瘫中心接受治疗或是家人到中心学习,在家里对孩子进行康复训练。

3、外科手术

如跟腱延长术。可以帮助一部分病人减轻症状,但不是根除性手术,而是辅助性治疗,手术后的功能训练仍然很重要。

总之随着脑瘫疾病发病率越来越高,所以预防和治疗脑瘫疾病是人们应该加以重视的,希望每一个家长在平时的生活当中都要重视好对于小儿脑瘫疾病的预防。平时要给孩子注意增添营养,多关注孩子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