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震荡如何用药治疗及检查

脑震荡如何用药治疗及检查

在日常生活中脑震荡是一种发病率很高的疾病,如果头部受到严重的撞击,一定要及时的去医院接受检查和治疗,因为在初期病情会得到一定的控制,并且也会缩短治疗的时间,接下来就随小编一起来看,脑震荡如何用药治疗以及检查项目是什么吧。

脑震荡通常定义为“中枢神经系统的暂时性功能障碍”,一般是在头部受到轻度暴力的打击后,产生的短暂意识丧失,随即清醒,可有近事遗忘,神经系统病理解剖无明显变化,无器质性损害,它所表现出的一过性神经功能改变,可能与脑组织受暴力打击后引起的病理生理变化有关,但是在一些因脑震荡死亡的病例和拳击手反复受到脑部撞击后发生慢性脑萎缩甚至一些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如拳王阿里)。近来的研究发现,遭受暴力部位的神经元有线粒体的肿胀、神经轴突的损伤,尤其是有反复、长期脑震荡的病例,其脑组织的轴突变性和代谢紊乱尤为显著,可引起严重的后遗症。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将对脑震荡赋予新的定义。

用药治疗

1.病情观察 伤后可在急症室观察24h,注意意识、瞳孔、肢体活动和生命体征的变化。对回家病人,应嘱家属在24h密切注意头痛、恶心、呕吐和意识情况,如症状加重即应来院检查。

2.对症治疗 头痛较重时,嘱其卧床休息,减少外界刺激,可给予罗通定(颅痛定)或其他止痛药。对于烦躁、忧虑、失眠者给予地西泮(安定)、氯氮卓(利眠宁)等;另可给予改善自主神经功能药物,神经营养药物及钙离子拮抗药尼莫地平等。

3.从伤后即应向病人作好病情解释,说明本病不会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解除病人的顾虑。

检查项目。

颅骨平片未见骨折;腰穿测压在正常范围、脑脊液没有红细胞;脑电图仅见低至高波幅快波偶而有弥散性δ波和θ波,1~2天内恢复,或少数病人有散在慢波于1~2周内恢复正常;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可有Ⅰ~Ⅳ波波间期延长、Ⅴ波潜伏期延长或有波幅降低或波形消失;

CT检查平扫及增强扫描均应为阴性,但临床上发生骨少数病人首次CT扫描阴性,而于连续动态观察中出现迟发性颅内继发病变,应予注意。此外,有学者报告用放射性核素123I-IMP和99mTc-HM-PAO施行单光子发射CT扫描(SPECT),检查青少年脑震荡病人,发现70%有小脑和枕叶血流降低。

以上内容是关于脑震荡的用药治疗方式以及检查项目的介绍,希望通过讲解能够帮助大家的知识,得了脑震荡就要及时的看医生,因为在初期疾病多的都会得到有效的缓解,而且也会尽快的减轻患者的痛苦,如果耽误治疗的话就很有可能导致后遗症的出现,从而影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