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震荡中医如何辩证施治呢
脑震荡疾病的发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并不是特别的少见了吧,这个疾病可以说是比较多见的一种疾病了,给患者朋友们的带来的危害也是非同小可的,为此我们一定要重视起来,那么脑震荡中医如何辩证施治的呢?
脑震荡系由轻度脑损伤所引起的临床综合症状群,其特点是头部外伤后短暂意识丧失,除有近事遗忘外,无任何神经系统缺损表现。伤后立即出现短暂的意识丧失,一般不超过半个小时。个别昏迷时间较长甚至死亡。意识恢复后,常有头疼、恶心、呕吐、眩晕、畏光及乏力,多有近事遗忘现象。
恢复期常有头昏、头疼、恶心、呕吐、耳鸣、失眠等症状,一般多在数周至数月逐渐消失,但有部分病人存在长期头昏、头疼、失眠、烦躁、注意力不集中和记忆力下降。
在治疗上,西医认为脑震荡一般无需特殊治疗,适当卧床休息,给予一定的精神安慰及对症治疗。然而临床上设法尽快消除症状,减少病人痛苦是十分必要的,尤其对于长期存在症状者,需要细心辨证施治提高疗效。
中医学在这方面有其特长,有不少采用中医药治疗脑震荡的临床报道,但多为一方或一法的治疗报道,没有对脑震荡的辨证施治进行较为深入系统的探讨。
一、病理机制探讨
气机逆乱是脑震荡的基本病理机制。头部遭受暴力,脑髓震动,当即气机逆乱,可变生气闭、气滞、气逆、气脱。“头者,精明之府”(《素问?脉要精微论》),“脑为元神之府”(《本草纲目》)。
脑部气机逆乱,顿时清窍郁闭而昏迷,稍时清窍复宣而清醒;少数严重者气脱而死亡。脑部气滞不畅,“不通则痛”,因而头痛;元神受郁,因而头昏、近事遗忘。气机逆动,扰及神明,因而眩晕、失眠、烦躁、注意力不集中;扰动胃气上逆,因而恶心、呕吐。
“两耳通脑”,“两目系如线长于脑”(清?王清任《医林改错》)。元神受郁而畏光,脑部气机逆动而耳鸣。中医学中的气是无形的。用气机逆乱变化能从整体上有机的阐明脑震荡出现的各种临床症状机理,也符合现代医学关于脑震荡无神经系统病理解剖明显变化、无器质性损害。
其成因有两种:一、由于气滞较重,气滞而血行不畅成瘀;二、暴力伤害较重,头部脉络受损,血离经隧渗溢成瘀。脑震荡意识障碍能在短时内恢复,说明虽然脑部积瘀,但未至于瘀阻清窍,若瘀阻清窍则不能稍时自然清醒。由于在临床上较轻的脑挫裂伤与较重的脑震荡难以区别,难免将较轻的存在脉络受损的脑挫裂伤作为脑震荡,因此考虑脑震荡有脑部积瘀这种病理变化也是临床需要的。
素有体质是影响脑震荡病理变化的重要因素。有的脑震荡病人伤后症状较重,但能在较短时间内恢复正常;有的脑震荡病人伤后症状较轻,但经过较长时间不能恢复正常,有的除脑震荡原有症状还出现其他症状;脑震荡早期症状和后期出现的其他症状各个病人不同,等等,都与体质有关。
由于个体各脏腑功能状态不同或潜在的病变,脑震荡发生后随之出现相应的证候变化。认识和掌握了这些病理变化规律,才能更好指导辨证和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
二、证候分型探讨
根据临床过程的特点,脑震荡可分为早期、中期、后期、迁延期。早期为患者处于昏迷急重状态,可见清窍郁闭、阳气暴脱型证候。中期为患者清醒但头痛、恶心、呕吐明显,可见气滞上逆、气滞血瘀型证候。
后期一般病情稳定,症状逐渐减轻而消失,大多数病人2周内恢复正常而痊愈;少数病人后期症状不减而进入迁延期。伤后数月无继发损害而症状不消失属迁延期,可见气滞血瘀、气郁化火、肝肾阴虚型证候。
三、施治纲要探讨
脑震荡早期和中期基本治法是调理气机,后期和迁延期主要是调补脏腑。脑震荡早期和中期出现的证候是由于气机逆乱所致,通过调理气机,使气机平复畅达,症状得以减轻和消除。
后期和迁延期出现的证候是由于病程日久,衍生它变,累及脏腑所致,或素有脏腑不足,脑震荡后功能失调突显,通过调补脏腑,使之功能平和条达,症状得以消除。临床上根据不同证型采用不同治法。
通过上文内容的介绍,现在大家是否对于脑震荡中医如何辩证施治的问题都已经了解了呢,脑震荡的发生可以说是给我们的健康身体带来的危害还是比较严重的,为此我们对于这个疾病的发生一定要重视起来,积极的去正规的医院进行治疗的。
-
脑震荡是有什么治疗方法脑震荡是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疾病,这种疾病的引起原因是很复杂的,大多数都是由于头部受到外伤而引起的,这种疾病的危害性也是非
-
脑震荡如何治疗缓解提到脑震荡这种疾病大家都是比较熟悉的,因为这种疾病是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疾病,这种疾病发生以后给患者造成的危害是非常大的,
-
脑震荡的治疗方法是有哪些呢脑震荡近年来在生活中发病率是比较高的,而且脑震荡疾病的发病因素也是比较复杂的,而且脑震荡疾病也是要及时治疗的,否则会给患
-
怎么能够治疗脑震荡后遗症提及到脑震荡大家可能都是不陌生的,生活中有很多人们都会由于意外导致脑震荡,脑震荡疾病给大家带来比较大的困惑,而且脑震荡疾
-
脑震荡有什么治疗方法不管患上什么样的疾病给我们都是需要及时治疗的,而对于临床上的常见疾病脑震荡疾病也是不例外的,因为脑震荡疾病给我们患者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