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咽管瘤应该如何鉴别诊断才行?
颅咽管瘤是一种比较大众化的外科疾病,我们身边时常都会有遇到颅咽管瘤的患者,了解颅咽管瘤的知识对我们来说很重要。那么,颅咽管瘤应该如何鉴别诊断才行? 下面咱们一起解答吧。
以高颅压为主要表现的颅咽管瘤需与其他颅内占位性病变鉴别;以视力、视野改变的需与其他鞍部病变如垂体腺瘤、视神经胶质瘤、鞍区脑膜瘤(Meningiomas)、颈内动脉瘤及胚组织瘤等相鉴别,因为这些鞍部病变亦可损及视交叉、视神经及视束而引起类似症状;以腺垂体功能减退为主要表现的需与其他引起腺垂体功能减退的疾病相鉴别。
1.垂体腺瘤:颅咽管瘤应首先与垂体腺瘤相鉴别,因为两者均可出现内分泌及视力障碍,临床表现相似,有时实质性颅咽管瘤鞍内型在CT上也难以与垂体腺瘤相区别。垂体腺瘤占鞍区肿瘤的位,多见于20~50岁成人,以视力、视野障碍为主要表现,多为双颞侧偏盲,眼底几乎均为原发性视神经乳头萎缩。垂体前叶功能低下为主,而无生长发育迟缓,一般不产生颅内压增高。蝶鞍多呈球形扩大而无钙化。CT扫描表现为等密度或略度肿块,强化扫描可见均匀增强。
2.鞍结节脑膜瘤(Meningiomas):除了垂体腺瘤及颅咽管瘤,鞍区肿瘤即属鞍结节脑膜瘤(Meningiomas)常见,居位。25~50岁为高发年龄。早期一般无内分泌障碍,可有视力障碍及头痛。晚期可出现视野障碍及眼底原发性视神经乳头萎缩。蝶鞍改变不明显,有的可见鞍结节增生或破坏,钙化少见。CT扫描呈略高或等密度肿块,肿瘤呈均匀明显强化。
3.鞍区生殖细胞瘤:即异位松果体瘤,占位,70%病人年龄分布在7~20岁。多有内分泌障碍,但以尿崩症为突出症状,可伴有性早熟,亦可有视力、视野改变。蝶鞍正常。
4.视交叉胶质瘤:多发生在7~20岁,内分泌症状少见,多以视力改变为主,表现为单眼突出、视力障碍、头痛等。视神经孔多扩大,无钙化。CT扫描为低密度肿块,一般无强化或轻度强化。
5.鞍区表皮样囊肿:很少见,绝大多数发病年龄在23~37岁之间,以视力、视野障碍为主要表现,一般无内分泌障碍,颅内压增高症状也很少发生。蝶鞍正常、无钙化,CT扫描示鞍区低密度病灶,CT值多为负值,不强化。
6.脊索瘤:多发生在35岁左右,以多条脑神经损伤为主要表现,常有钙化,蝶鞍部及斜坡部有明显骨质破坏。CT显示为不规则略度肿块,其中有钙化点,多数不发生强化,少数可有均匀轻度强化。
7.鞍区动脉瘤:罕见,多见于中年人,以忽然发病、头痛、动眼神经麻痹为特征,蝶鞍一般无改变,脑血管造影可确诊。术中穿刺为鲜血,肿物不塌陷。
8.脑室前部胶质瘤:多发生在成年人,一般无内分泌症状,以颅内压增高为主要表现。蝶鞍一般无改变,肿瘤很少有钙化,CT扫描可以鉴别。
9.视交叉蛛网膜炎:多见于成人,以视力、视野改变为主要表现,视野改变一般无规律,呈不规则变化,视野缩小,一般无内分泌障碍及颅内压增高。蝶鞍正常,CT扫描无鞍区占位性病变。
10.原发性空蝶鞍:很少见,中年发病,以视力、视野障碍、头痛为主要表现,有时出现内分泌症状,临床上有时很难与颅咽管瘤相鉴别,CT扫描显示鞍内为空腔。
11.鞍区蛛网膜囊肿:罕见,以小儿多见,亦可见于成人,主要症状为脑积水引起的颅内高压,可有视力、视野改变,少数病人有内分泌症状,蝶鞍扩大或双鞍底,CT扫描见脑脊液密度的圆形低密度区。
颅咽管瘤与上述诸疾病的鉴别主要依靠以下2点:上述诸疾病除引起与颅咽管瘤类似的表现外,还有其他不符合颅咽管瘤的表现;上述诸疾病和颅咽管瘤在影像学上表现不同。一般来说,经过CT和MRI检查,结合临床表现,绝大多数病例可得明确诊断。极少数病例可能需要依赖手术标本的病理检查始能确诊。
温馨提示:由于颅咽管瘤病情是呈现多样化的,并且复杂性很好。所以及时详细的了解颅咽管瘤的病因,只有从了解开始才能更好治疗颅咽管瘤。希望大家在生活中对于颅咽管瘤能够引起重视,多多做好预防工作。通过以上的介绍,大家对颅咽管瘤应该如何鉴别诊断才行?应该有所了解,最后祝患者早日康复。
-
具体了解有关颅咽管瘤的检查方法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有很多的人患有不同种类的疾病,对于颅咽管瘤这种疾病来说,我们首先要了解它的治疗方法,治疗颅咽管瘤可以
-
颅咽管瘤有哪些常见的检查项目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有很多的孩子患有不同种类的疾病,对于颅咽管瘤这种疾病它多发人群主要是4到6岁的儿童。所以我们一定要了解这
-
颅咽管瘤检查确诊的方法是什么家长们要知道颅咽管瘤这种疾病的高发人群是四到六岁的儿童,所以大家为了保证孩子的健康,在帮助孩子对这种疾病进行预防的同时,
-
谈谈颅咽管瘤的检查方法是什么有些人或许在日常生活中,听说过颅咽管瘤这种疾病,但是也只是听说过,对这种疾病的发病症状和各种情况大家却并不具他了解,很多
-
小儿颅咽管瘤检查诊断措施介绍颅咽管瘤的并发症状有很多,对于颅咽管瘤,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了解颅咽管瘤,这样对以后自身健康护理也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