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脑瘫不同月龄的早期表现
一岁前动作的发展是脑发育是否正常的一个重要指标。由于相当多的家长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常极易忽视动作发育的异常,其中最严重的疾病就是脑性瘫痪(常称为脑瘫)。常常是当家长发现孩子动作和姿势不对劲时,多半是快一岁或一岁大以后了,有的甚至耽搁到两三岁才去求医,这对治疗效果有很大影响。怎样才能更早发现小儿有没有脑瘫呢?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童医院院区神经科主任、主任医师麦坚凝认为,孩子出生后定期保健,做发育评价检查可及早发现脑瘫;而作为孩子父母也是能早期发现问题的,他建议到,对一岁前的婴儿,作为家长也可从在不同月龄检查是否有如下表现来识别小儿脑瘫或者脑瘫的早期表现。新生儿期:是否有哺乳困难,如小儿出生后不会吸吮、吸吮无力或拒乳,或吸吮后疲劳无力;是否有表现过份安静,哭声小或持续哭闹;是否自发运动少,肌张力低下,全身松软,呈无力状态;是否表现为全身发硬,好打挺,有肌张力增强,经常从襁褓中窜出去,头背屈,有时头偏向一侧,双下肢强直伸展;是否有易惊、抽搐、尖叫或烦躁不安等表现;是否有异常姿势,如上肢内收、内旋、手握拳等。1-3个月的婴儿:是否有拇指内收、手紧握拳或上肢内收、内旋;是否有不注意看人,眼不追视眼前东西;是否有头不稳定,颈不能竖直,头左右摇动或头偏向一侧,俯卧位不能抬头;是否有肌张力的改变,如全身发硬、躯干硬性伸展或全身发软。4-5个月:是否有眼不追视眼前东西,不注意看人,眼神不灵活;是否有表情呆板不灵活,逗引时无反应;是否仍不会翻身,俯卧位抬头小于90°;是否有身体逐渐变硬,有轻度角弓反张姿势或下肢交叉呈剪刀样; 身体姿势不对称等。6-7个月:是否见到手、口、眼动作不协调;是否手抓物很快松开或不持久;是否仍有非对称姿势;;是否有坐位不稳呈前倾或后倾;是否有头背屈、肩后伸、下肢内旋、手握拳;是否有仍有原始反射存在。7-12个月:是否6个月后仍不能翻身;是否6~7个月双下肢仍不能支撑;7-10个月仍有不用单手抓握玩具,或总用一只手抓握;是否7~10个月仍感觉手笨;是否7个月仍不能独坐;是否10个月后仍不会与人再见;是否10个月后还有脚尖站立;是否11个月不会扶持站立;是否12个月仍不会迈步;是否12个月后仍流口水及“吃手”等。发现有上述以动作和姿势异常为主要表现的问题时,应尽快到社区医院作检查。若社区医院怀疑为脑瘫或其它发育异常时,应到专科医院进一步明确诊断。
相关文章
-
脑瘫筛查治疗方法假如在生活当中出现了脑瘫这样的疾病我们应当做好科学的治疗,正确科学的治疗才能够早一些的康复,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争取使
-
患上脑瘫如何检查确诊较好出现了脑瘫疾病的现象在我们的身边还是比较常见的,脑瘫疾病的发生严重的危害了患者朋友们的健康生命安危,为此我们一定要及时的
-
新生儿脑瘫检查的有效方法脑瘫疾病的发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并不是特别的少见了吧,脑瘫给患者朋友们的健康生命带来了及其严重的危害性的,为此我们对于
-
小儿脑瘫的鉴别诊断措施在这里大家有必要了解一下小儿脑瘫的鉴别诊断方法,希望下述资料能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这种病症,以便于能够及时的发现病情,并且
-
脑瘫的检查项目及治疗得了脑瘫一定要及时的看医生,如果耽误治疗的话就会影响孩子的健康,而且也会延缓治疗的时间,为了孩子的身体状况,一定要采取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