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外科 > 神经外科 > 脑瘤 > 脑瘤检查

脑肿瘤都有哪些诊断方法呢

脑肿瘤都有哪些诊断方法呢

许多患者在被检测出患有脑肿瘤症状时,内心的恐惧情绪就会非常严重,对于这项个性的肿瘤症状,一旦内心放松了治疗情绪,就会导致肿瘤发生的越来越快,容易给患者造成比较大的生命隐患,那么,脑肿瘤都有哪些诊断方法呢?

诊断和鉴别诊断诊断

儿童起病的进行性视力障碍、智能和精神衰退伴锥体束症状,影像学上以单侧枕叶为主,同时累及大脑半球其他部位的广泛脱髓鞘病变的患者应考虑本病。病理诊断是金标准。

POSER1985年制定的诊断标准如下[12]:

1.临床表现如双侧视神经受累、颅高压症状体征、失语、精神症状。

2.脑脊液检查正常或类似于多发性硬化(不典型)

3.1或2个对称性病灶,至少3×2 CM,半卵圆中心受累。临床及影像资料未显示其他病灶

4.无发热、无病毒及支原体感染、无发病前疫苗接种史。

5.周围神经未见异常。

6.肾上腺功能正常。血清极长链脂肪酸正常。

7.病理分析活检或尸检表明病理变化符合亚急性或慢性弥漫性硬化,改变其在本质上不同于多发性硬化症。

鉴别诊断

应与以下疾病相鉴别:

1.脑脓肿:后者会有发热、血液及脑脊液有细菌感染的证据,MRI可见环形强化。

2.脑肿瘤:在影像上难以区别,必要时活检。弥漫性硬化对激素反应好,肿瘤则反之。

3.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 后者有肾上腺萎缩,皮肤黝黑,血中极长链脂肪酸含量升高,MRI示病变对称加以区分。

4.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亦好发于儿童,表现为进行性发展的全脑受损的症状,但病情更凶险,进展更快,血清和CSF中麻疹抗体升高,EEG上呈周期性4-20S爆发—-抑制性高波幅慢波和尖慢复合波,CT和MRI可见以皮质萎缩为主伴局灶性白质病灶。

一般护理常规

1.一般患者卧床休息,病情危重者绝对卧床休息,慢性退行性疾病患者应鼓励下床做简单活动,昏迷、呼吸道分泌物增多不易咳出者取平卧或半卧位。

2.给营养丰富的饮食,多吃新鲜蔬菜及水果保持大便通畅。轻度吞咽障碍者宜吃半流质,进食要慢以防呛咳。昏迷、吞咽困难者给鼻饲。高热及泌尿系统感染者鼓励多饮水。

3.密切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及肢体活动变化,有无抽搐,如有变化随时通知医生。

4.昏迷、偏瘫症状、癫痫发作者,加床栏防止坠床。

5.尿潴留者给予导尿,留置导尿管。

6.注意加强口腔、皮肤、会阴部的清洁。

7.瘫痪肢体保持功能位置,各个关节防止过伸及过展,可用夹板等扶托。定时进行按摩、被动运动,鼓励主动运动,预防肌肉萎缩、关节挛缩畸形。

8.病情危重者做好护理记录及记出入液量。

9.做好心理护理,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医疗和护理。

10.备好有关的急救器械和药物,并保持完好的状态。

温馨提示,儿童出现脑肿瘤的几率同样很高,会严重影响到视力的正常发生,同时脑肿瘤疾病发生的时间越久,就会让患者的情绪变得比较低落,就会导致儿童出现智能的现象,不仅会严重影响到孩子的一生,甚至孩子的生命都会存在比较大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