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有哪些
垂体瘤属于大脑疾病当中的一种,出现了垂体瘤对于患者大脑的危害是相当严重的,即使这样的疾病通过手术治疗也是很可能会留下一些后遗症的,所以说出现了垂体瘤更加应该重视做好积极的治疗,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垂体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垂体瘤的诊断依据
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内分泌检查、影像学检查三个方面。
垂体瘤病人的早期症状往往轻微,容易漏诊或误诊。如老年无功能性垂体瘤导致的垂体功能低下,视力下降;儿童及青春期垂体腺瘤出现视力下降或生长发育迟缓;男性泌乳素腺瘤所致阳痿;女性泌乳素腺瘤所致月经紊乱等。这不仅需要神经外科、内分泌科医生重视,而且需要相关科室如眼科、妇产科等的重视,应加强各科对相关疾病与垂体腺瘤的鉴别诊断。其中 MRI检查及内分泌激素测定是提高垂体瘤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
目前诊断功能性垂体腺瘤的内分泌学指标是:血清 PRL>30μg /L 、血清GH>5μg/L、UFC>80μg/24小时,ACTH>40pg/ml。由于内分泌激素受内在外在因素的影响,存在节律变化,故对于血GH水平增高的病人,应做葡萄糖GH抑制试验;对于皮质醇增高者,应做地塞米松抑制试验,以协助明确诊断。影响泌乳素增高的因素很多,但泌乳素愈高就愈支持垂体瘤的诊断。
MRI检查肿瘤小于1cm为微腺瘤,肿瘤大于1cm而小于3cm为大腺瘤,大于3cm为巨大腺瘤。
临床症状、内分泌及影像学检查典型者,诊断垂体瘤并不难,如闭经、泌乳,泌乳素明显增高, MRI示肿瘤直径为2厘米,诊断为垂体泌乳素大腺瘤;如患者有肢端肥大、糖尿病,血清生长激素增高,核磁共振示垂体增大,诊断生长激素腺瘤明确。如视力障碍,视野双颞侧偏盲,有肾上腺、性腺、甲状腺激素水平的低下,又无泌乳素、生长激素的异常增高,核磁共振示肿瘤为4厘米,诊断为垂体无功能巨大腺瘤。
垂体瘤的治疗:
1.综合治疗
垂体瘤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药物及放射治疗三种。正是由于没有一种方法可以达到完全治愈的目的,所以各种治疗方法各有利弊,应该根据患者垂体瘤的大小、激素分泌的情况、并发症及共患疾病的情况、患者的年龄、是否有生育要求以及患者的经济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垂体瘤的治疗是一个多科室协作的综合治疗过程。
2.放疗
由于垂体瘤属于腺瘤,本身对放疗的敏感性较差,放疗后70%-80%的患者出现垂体功能降低,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放疗只适用于手术残余、不能耐受手术、对药物不敏感、有共患疾病不能够接受手术或药物治疗的患者。
3.药物治疗
对于垂体泌乳素分泌型肿瘤,90%以上的患者(无论是微腺瘤还是大腺瘤)都可以用多巴胺激动剂(短效制剂溴隐亭,长效制剂卡麦角林)控制PRL水平,使肿瘤的体积缩小。只有那些对该类药物过敏或不耐受、肿瘤压迫导致的急性症状需要急诊手术解压或患者不愿意接受手术治疗的泌乳素瘤病人,才选择手术治疗。在服用溴隐亭治疗期间,应该逐渐增加溴隐亭的剂量,直到血清PRL水平降至正常水平以后,调整剂量长期维持治疗。
关于垂体瘤的诊断和治疗上面已经做了一些在介绍,我们了解了这些基本常识之后就能够在患有垂体瘤疾病之后。就能够及时确诊疾病,及时治疗疾病,愿每个垂体瘤患者能够早日康复,减轻一些病痛折磨。
-
垂体瘤的治疗方法都是有哪几种不管怎么样的疾病发生给患者带来的危害也是比较难的,同时还会影响到大家的正常生活工作,而对于垂体瘤疾病的发生也是不例外的,
-
垂体瘤药物治疗有哪些脑垂体瘤算是一种恶性肿瘤,这种疾病在患上以后如果没有及时进行相关的治疗就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但是这种疾病在发生后病情症状
-
泌乳素垂体瘤不想吃药怎么办通常情况下,垂体瘤疾病发病时,患者会出现一些不同于平时的一些症状,有的患者会出现肥胖、多毛症状,这种疾病对患者健康和生活
-
脑垂体瘤治疗方法主要有哪些患上脑垂体瘤这个疾病大家都是比较恐惧的,脑垂体瘤的发生给患者带来严重的脑部伤害,从而会影响大家的正常生活,对于脑肿瘤疾病
-
垂体瘤治疗方法都有哪几种生活中很多人没有做好预防工作,都会出现垂体瘤这种疾病的发生,这种疾病的发生是每个患者都是比较痛苦的,垂体瘤疾病的发生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