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外科 > 神经外科 > 脑瘫 > 脑瘫症状

小儿脑瘫发病后会有哪些症状呢

小儿脑瘫发病后会有哪些症状呢

说起小儿脑瘫疾病,相信宝妈们对于此病是有一些认识的,该病的出现会严重的伤害到小宝宝脑部方面的健康,也会因此影响到他们的成长,家长朋友要将脑瘫的症状引起重视才可以,来看看小儿脑瘫发病后的主要表现有哪些呢。

小儿脑瘫的症状:

患脑瘫的孩子与正常孩子相比有许多不一样的地方:比如出生后哺乳时不会吸吮、吸吮无力或拒乳,或表现为吸吮后疲劳无力,因而小儿多发生营养不良,体重不增加或增加缓慢。哭声微弱:小儿出生后十分安静,哭声微弱或持续哭闹。小儿出生后不动,整个身体呈无力状态。全身松软,肌肉松弛。或是全身发硬,肌张力增强,好打挺,经常从襁褓中窜出去,头背屈呈对称性,有时头偏向一侧,双下肢硬性伸展。

而在孩子稍微大些,也就是1到3个月左右的时候,则出现小儿双手拇指内收,手紧握拳或上肢内收、内旋。不注意看人,不凝视。而正常的孩子在这个时候已经能很认真的看着周围的事物,尤其是在旁边有人逗弄的时,还能发出咯咯的笑声。同时颈不能竖直,头左右摇动。俯卧位不能抬头。而正常小孩在40天左右已经能抬头了。肌张力低下,全身发硬,躯干硬性伸展或全身发软,非对称性姿势。

如果在较小的时候家长没有发现异常情况或是小孩表现不明显,那到了4、5个月的时候,患脑瘫的孩子会出现目光不追着大人走,不注意看人,眼球转动不灵活。表情呆板,逗时无反应。还不会翻身,俯卧位抬头小于90°。身体逐渐变硬,有轻度角弓反张或下肢交叉。坐位呈全前倾或后倾。手不灵活,不伸手抓物或用一只手抓物。当小儿到了6、7个月的时候,则会出现没有手、口、眼协调的姿势。手抓物很快松开。头背屈,肩后伸,下肢有交叉表现。肌张力增强,上肢有时内旋,手握拳。原始反射残存等表现。

和小儿脑瘫相鉴别的疾病

(1)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指肌肉处于一种逐年逐月变得无力的状况。这种患儿占瘫痪儿童的2.86%左右,大多由遗传因素造成,常常在3~5 岁时出现早期症状,动作显得笨拙、迟缓,或由于脚无法放平而开始踮着脚走路,易摔跤。随后几年内,病情逐渐恶化,出现肌肉无力,最终变得无法行走,亦会出现关节的挛缩或畸形等。在体检时,腱反射不易引出,没有病理性反射。常见的早期表现为:患儿从地上爬起时,常需用手撑在大腿上才能站起。

(2)小儿麻痹症。主要是由于病毒感染所致,发病年龄主要是在8~24个月的婴儿,发生瘫痪的肢体多见于下肢,其膝腱反射或其他腱反射皆减弱或消失。此种瘫痪表现为弛缓型。另外此症一般不影响患儿的智力、思维、感觉系统,亦不会加重。

(3)进行性脊肌萎缩症。婴儿型脊肌萎缩症,于婴儿期起病,肌无力呈进行性加重,肌肉萎缩明显,腱反射减退或消失,常因呼吸肌功能不全而反复呼吸道感染。肌肉活检可助确诊。

(4)脑发育畸形。脑容易发生种种畸形,也可和颜面、脏器等畸形同时发生。其中,狭颅症患儿的头颅比同龄儿小,大脑亦相应小,表现为重症智力低下和痉挛型四肢瘫,并常常并发癫痫。脑畸形通常以智能低下为主,时而并发脑瘫,通过CT可以确诊。

认识上面的内容之后,大家对于小儿脑瘫发病后的主要表现特别的了解了,脑瘫是可怕的一种脑部方面的疾病了,会给宝宝的脑部健康带来不利,因此我们要清楚的认识此病的症状表现,特别是需要去进行脑瘫的相关预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