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脑积水的注意事项和治疗

小儿脑积水的注意事项和治疗

大家都知道脑积水的出现,会很严重的影响到患者的身体,小儿脑积水在出现之后,还有可能造成记忆力减退,很严重的危害到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平时大家需要注意疾病的出现,并且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调理,这样才能避免造成更多困扰,希望大家注意这种疾病的发展,那么小儿脑积水的注意事项和治疗都有哪些?

小儿脑积水的注意事项及治疗方法有什么?

1.药物治疗抑制脑脊液分泌药物:如乙酰唑胺(醋氮酰胺),100mg/(kg·d),是通过抑制脉络丛上皮细胞Na+-K+-ATP酶,减少脑脊液的分泌。利尿剂:呋塞米,1mg/(kg·d)。

以上方法对2周岁以内有轻度脑积水者应首选,约有50%的病人能够控制病情。

渗透利尿剂:山梨醇和甘露醇。前者易在肠道中吸收并没有刺激性,半衰期为8h,1~2g/(kg·d)。该药多用于中度脑积水,作为延期手术短期治疗。

2.非分流手术。1918年Dandy首先用切除侧脑室脉络丛方法治疗脑积水,但是,由于产生脑脊液并非只限于脉络丛组织,而且第三脑室和第四脑室脉络丛没有切除,手术效果不确切,故停止使用。第三脑室造瘘术是将第三脑室底或终板与脚间池建立直接通道用来治疗中脑导水管阻塞。有开颅法和经皮穿刺法,前者由Dandy首先施行。目前应用这种方法不多。

3.脑室分流术。Torkldsen(1939)首先报道用橡皮管做侧脑室与枕大池分流术,主要适用于脑室中线肿瘤和导水管闭塞性脑积水。以后对中脑导水管发育不良的患者施行扩张术,用橡皮导管从第四脑室向上插到狭窄的中脑导水管,由于手术损伤导水管周围的灰质,手术死亡率高。内分流术是侧脑室和矢状窦分流,这种方法从理论上符合脑脊液循环生理,但在实际中应用不多。

脑积水都会带来哪些危害呢?

1、会导致智能障碍患者的智力障碍可仅有轻度记忆力及计算力减退,常伴有迟钝、淡漠、缄默等。严重患者可呈痴呆状,少数患者可有激动、易怒、哭笑无常、幻觉、谵妄等。

2、会导致行动障碍行动障碍常在精神症状出现后逐渐开始,患者主要表现为起步困难,行走缓慢不稳。肌张力和腱反射常增高,反射阳性。有时呈现轻偏瘫。

3、会引起尿便障碍患者主要表现为尿便频繁、尿失禁或排尿困难,有时这些症状仅在晚期患者身上出现。

当很多孩子头比较大时,必须要注意合理地进行检查,避免造成反复呕吐,导致裤脚,大家需要注意合理地进行保健,避免出现一些不良的症状,造成患者出现智力障碍,希望家长尽早了解疾病的出现。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发现这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