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外科 > 神经外科 > 脑瘫 > 脑瘫常识

小儿脑瘫的常见危害具体有哪些

小儿脑瘫的常见危害具体有哪些

小儿脑瘫的出现几率很高,而且家长都非常的害怕,担心这种疾病会出现,直接严重的影响到了患者的身体健康,而且小儿脑瘫在出现之后还会造成智力发育受到影响,平时大家需要注意这种疾病的出现,全面的进行调理,小儿脑瘫的常见危害具体有哪些?

小儿脑瘫的危害有哪些?

1、牙齿发育障碍

很多时候脑瘫患儿牙的齿质地会出现疏松、易折,口面功能障碍,脸部肌肉和舌部肌肉有时痉挛或不协调收缩,咀嚼和吞咽困难,口腔闭合困难以及流口水等。

2、运动功能障碍

脑瘫患儿由于大脑的不正常发育会出现运动自我控制能力差,严重者双手不会抓东西,双脚不会行走,有的甚至不会翻身、坐起,不会站立,不会正常的咀嚼和吞咽。

3、呼吸障碍

呼吸障碍是常见的小儿脑瘫的危害之一,这种情况常常是这样发生的,先有过度呼吸,然而迅速转入原发性的呼吸暂停,过不久后,还会出现节律性的喘息状的呼吸,脑瘫患儿呼吸的频率和强度也会慢慢减退,最后就会进入继发性的呼吸暂停。

4、骨与关节发育畸形

小儿脑瘫的危害还表现在患儿骨与关节发育畸形,常见的下肢畸形有:骨盆倾斜,髋臼发育不良,髋关节脱位或*位,髋内收,髋屈曲内旋等,膝关节屈曲,膝内翻,膝外翻,足下垂,足外翻,足内翻,马蹄足畸形以及脊柱侧凸等。

5、智力落后

专家指出,约有2/3以上的患儿智能落后,约1/4为重度智能落后,痉挛型四肢瘫及强直型脑瘫者智能更差。手足徐动型患儿智能严重低下者少见。

小儿脑瘫的诊断条件有以下4项:

(1)发生在母孕期、围生期或新生儿期的及1岁以内的致病因素,或称之为高危因素。所谓围生期,是指母孕28周起到新生儿7天为止的这一时期。该阶段中的许多不利因素会导致小儿脑瘫的发生,尤其重要的是胎儿宫内窘迫、羊水早破、羊水混浊、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低出生体质量儿以及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颅内出血等。婴儿期的致病因素多见于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脑外伤、脑膜炎、脑炎、先天性遗传性代谢病、头小畸形、脑积水等。

(2)婴儿期出现的非进行性中枢性瘫痪,表现为运动障碍或姿势异常。婴儿期是指1岁以内,非进行性是指婴儿的临床表现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严重,甚至死亡,中枢性瘫痪是指神经系统检查时显示出脑损伤的阳性体征,包括肌张力、异常姿势、腱反射及病理征等。换句话说,如果症状在1岁以后出现,随着年龄增长不断恶化,或者不具备中枢性瘫痪神经系统体征者,就不能诊断为中枢性瘫痪。

(3)可伴有或没有智力低下、癫痫、行为异常、感知觉障碍及其他异常。这里需要强调,对于脑瘫患儿的智力评价需谨慎,不要光凭一次的智力测验结果贸然做出过早的结论。

(4)除外进行性中枢性瘫痪及一过性运动发育迟缓。中枢性瘫痪可分为进行性与非进行性两大类,小儿脑瘫属于非进行性的,预后要比进行性的良好得多。所谓一过性运动发育迟缓是指某些小儿由于个体发育上的差异,在1岁以内运动功能可能比健康小儿的发育成熟时间略微慢一些,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追上来,最后与健康小儿的发育水平一样,早期很容易与小儿脑瘫混淆。

平时大家需要注意疾病的出现,并且在日常生活当中,应该注意调理方式,而且要注意功能锻炼,避免出现呼吸障碍,也要注意关节的变化,以免出现骨关节畸形,同时,要注意调理方式,有效地进行保健,避免智力落后同时也要注意调养方法,有效地增强呼吸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