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穴位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

详解穴位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

中医文化传承了千年,历史悠久,在各种疾病的治疗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中对三叉神经痛的治疗也有很多效果比较好的方法,除了中药、针灸、推拿、埋线疗法等,通过穴位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也可取得一定效果。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在中医上,三叉神经痛又被叫做“面痛”,通过无注射液穴位注射,以充分发挥经穴和药物对疾病的双重治疗作用,从而调整和改善机体的机能状态,起到良好的镇痛治疗作用。具体介绍如下:

穴位注射治疗方法:

取穴:①主穴为痛点、翳风、颧、地仓、合谷;配穴为太阳、迎香、颊车、风池;奇穴为印堂、燕口、颏。②主穴为地板点、背部劂阴穴、心俞;配穴为眼支痛取太阳、鱼腰、阳白、攒竹。上颌支痛者,取下关、四白、迎香、颧、颊车;上、下颌支痛者,取四白、颊车、合谷、下关;三支均痛者,取头维、太阳、丝竹空、下关、地仓、四白、鱼腰、合谷、迎香、颊车。主穴每次必取,配穴根据具体病情,每次选择3~4个穴位,隔日注射1次,7次为1个疗程。穴位注射的药物用夏天无注射液,每穴注入1mL。

同时,配合口服中药汤剂,基本方:川芎、毛冬青各30 g,白芷15g,当归12g,防风、白附子、羌活各10g,细辛、全蝎、甘草各6g,蜈蚣2条。口干欲饮、舌红少苔者,加元参、生地、麦冬;头晕目眩、少寐多梦、脉弦有力者,加枸杞子、菊花、钩藤、夜交藤;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者,加桃仁、红花、赤芍;血虚者,加熟地、白芍、鸡血藤。1剂/d,水煎服,2周为1个疗程。.

治疗功效:

夏天无注射液祛风、活血、止痛,具有降压作用,奏效快。在口服中药汤剂基本方中,川芎既能驱散风邪,又能活血化瘀,且可引药上行,使药力直达病所;毛冬青活血通络、清热解毒,具有强而持久的扩张血管和解除血管痉挛的作用,故用以治疗伴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的病人更为合适;白芷、防风、细辛、羌活、白附子等擅疏风止痛;蜈蚣、全蝎能散能行,为搜逐经络风邪之要药;当归补血、活血,可使血行风自灭;甘草调和诸药。共奏祛风、活血、止痛之效。

温馨提示:以上介绍的无注射液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和所用中药汤剂均仅供参考,不作为直接指导,患者切勿擅自使用,再者,每个人的病情不一样,治疗的方法也不同,所以,在治疗前,您一定要先到正规专业的医院诊断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