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发生脑脓肿疾病
脑脓肿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我们在周围有许多人患了脑脓肿疾病,脑脓肿疾病的发生,让患者饱受痛苦和折磨,所以大家都非常的重视脑脓肿疾病,其实很多疾病的发生,主要是因为我们不是非常的了解,那么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脑脓肿疾病的发病原因。
发病原因
根据细菌感染的来源途径常分为四类:
一:邻近感染灶的扩散所致的脑脓肿
中耳炎、乳突炎、鼻窦炎、颅骨骨髓炎及颅内静脉窦炎等化脓性感染病灶可直接向脑内蔓延,形成脑脓肿。其中以慢性中耳炎、乳突炎导致的脑脓肿最为多见,称为耳源性脑脓肿,约占全部脑脓肿的 50%~66%。但由于近年来不少中耳炎、乳突炎得到及时的根治,耳源性脑脓肿的比例已明显减少。耳源性脑脓肿多为慢性中耳炎、乳突炎并胆脂瘤急性发作导致脑脓肿,其感染途径多经鼓室盖或鼓窦波及颅内颞叶的中后部,约占耳源性脑脓肿的2/5。另一部分经乳突内侧硬脑膜板波及小脑外侧上部,尤其儿童乳突骨质较薄,感染易经Trautman三角区(即岩上窦下方、面神经管上方、乙状窦前方,三者形成的三角)累及小脑。但小儿鼓室及乳突尚未发育良好,故小儿耳源性脑脓肿少见。小脑脓肿约占耳源性脑脓肿的1/3。耳源性脑脓肿亦可经静脉逆行转移到远隔部位,如额、顶、枕叶,甚至偶有转移至对侧脑部。耳源性脑脓肿多为单发。常见致病菌以变形杆菌及厌氧菌为主,厌氧菌以链球菌居多,其次为杆菌,亦可为混合性感染。
由鼻窦炎引起的脑脓肿称为鼻源性脑脓肿,较少见。多发生于额叶底部,亦多为单发。偶有多发或多房性。多为混合菌感染。头皮痈疖、颅内静脉窦炎及颅骨骨髓炎所致的脑脓肿均发生在原发病灶的邻近,可发生脑脓肿及硬脑膜外、硬脑膜下或混合性脓肿,亦多为混合菌感染,也可能为真菌感染。
二:血源性脑脓肿
.血源性脑脓肿主要是由于来自远隔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灶流经动脉的炎性栓子传入而形成的,亦可逆行经胸腔、腹腔及盆腔的器官如肝、胆、膈下及泌尿生殖系统等的感染,由脊柱周围的无瓣静脉丛与椎管内相吻合的静脉进入椎管内静脉转移到颅内。面部三角区的感染灶由静脉回流至颅内也可能形成颅内感染。感染来源为胸部各种化脓性感染,如肺炎、肺脓肿、脓胸、支气管扩张等的脑脓肿,称为胸源性脑脓肿;因细菌性心内膜炎、先天性心脏病,特别是发绀型心脏病等引起的脑脓肿,称为心源性脑脓肿。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发绀型,往往有红细胞增多症和血凝功能亢进,由于病儿有动静脉血沟通,周围静脉血一旦有化脓性细菌感染即可直接传入脑内形成脓肿。经动脉播散的脓肿常位于大脑中动脉分布的脑白质或白质与皮质交界处,故好发于额、顶、颞叶;而位于面部的感染灶好发于额叶。致病菌以溶血性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其他多为混合菌。
三:外伤性脑脓肿
外伤性脑脓肿为化脓性细菌直接由外界侵入脑内所致。清创不彻底,不及时,有异物或碎骨片存留于脑内,可在数周内形成脓肿,少数可在伤后数月或数年甚至数十年才形成脓肿。一般3个月内引起的脓肿称为早期脓肿,3个月以上称为晚期脓肿。脓肿多位于外伤部位或其邻近部位,病原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或混合菌。
四:隐源性脑脓肿
隐源性脑脓肿指病因不明,临床上无法确定其感染源。可能原发感染灶和脑内继发病灶均较轻微或机体抵抗力强,炎症得到控制,未被发现,但细菌仍潜伏于脑内,一旦机体抵抗力下降,即可发病。因此,这类脑脓肿实质上为血源性脑脓肿,此类脑脓肿在全部脑脓肿中所占的比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在无CT检查之前诊断困难,常易误诊。
脑脓肿除细菌感染外还有真菌、原虫、寄生虫等引起的脑脓肿。近年来因免疫功能损害引起的脑脓肿的报道日渐增多。
以上给大家介绍的就是脑脓肿疾病的发病原因,希望以上介绍的这些内容可以帮助到脑脓肿的患者,相信大家已经了解了脑脓肿疾病的发病原因,一旦患上了脑脓肿疾病,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所以我们在日常的生活当中,一定要积极预防脑脓肿疾病的发生,以免自己被疾病困扰。
-
脑脓肿吃什么好脑脓肿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如果不小心得了这个疾病的话,一定要尽早到医院检查治疗,同时还要做好日常护理工作,这样才能让病
-
脑脓肿不治疗的危害脑脓肿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如果不小心得了这个疾病的话,一定要尽早到医院检查治疗,同时还要做好日常护理工作,这样才能让病
-
脑脓肿这个疾病到底能治吗脑脓肿疾病发生给患者造成了太大的危害,这样的疾病严重的伤害到大脑的健康,导致患者经常的头晕头痛,对于脑脓肿疾病,我们要及
-
脑脓肿最好医院如何进行治疗脑脓肿是生活当中困扰人们的一种可怕疾病,这样的疾病一旦发生康复起来确实不容易,所以对于脑脓肿疾病我们有必要在生活当中
-
脑脓肿后期该怎么护理一旦患有脑脓肿就要及时的采取措施,如果一味的拖延时间,而耽误治疗的话就还有可能产生其他的后遗症,从而影响患者的健康,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