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外科 > 神经外科 > 脑瘫 > 脑瘫症状

脑瘫患者分哪些类型呢?

脑瘫患者分哪些类型呢?

人与人最大的区别就是脖子以上的部位,说白了也就是大脑了。可是很多人都患有脑部疾病,脑瘫就是一种比较严重的脑部疾病。那么脑瘫患者会出现哪些状况,又分为哪些类型呢?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关于脑瘫患者具体的类型吧!

分型 依据脑瘫运动功能障碍的范围和性质,分型如下:

(1)痉挛型(spasticity):发病率最高,占全部病人的60%~70%,常与其他型的症状混合出现,病变波及锥体束系统,主要表现为中枢性瘫痪,受累肢体肌张力增高、肢体活动受限、姿势异常、深腱反射亢进、踝阵挛阳性,2岁以后锥体束征仍阳性。上肢屈肌张力增高、肩关节内收、肘关节、腕关节及手指关节屈曲。根据受累的部位又分为7种:

①痉挛性偏瘫(hemiplegia):指一侧肢体及躯干受累,上肢受累程度多较下肢重。瘫痪侧肢体自发运动减少,行走延迟,偏瘫步态,患肢足尖着地。约1/3患儿在1~2岁时出现惊厥。

②痉挛性双瘫(diplegia):指四肢受累,但双下肢受累较重,上肢及躯干较轻。常在婴儿开始爬行时即被发现。托起小儿双腋可见双下肢呈剪刀状交叉。本

③痉挛性四肢瘫(quadriplegia):指四肢及躯干均受累,上下肢严重程度类似,是脑瘫中最严重的类型,常合并智力低下,语言障碍、视觉异常和惊厥发作。

④痉挛性截瘫(paraplegia):双下肢受累明显,躯干及双上肢正常。

⑤双重性偏瘫(double hemiplegia):四肢受累,但上肢受累较下肢重或者左右两侧瘫痪程度不一致。

⑥三肢瘫(triplegia):三个肢体受累,多为上肢加双下肢瘫痪。

⑦单瘫(monoplegia):单个肢体受累。单瘫表现轻微,易误诊,若发生在非利手,就更易误诊。

(2)手足徐动型(athetosis):约占脑瘫20%,主要病变在锥体外系统,表现为难以用意志控制的不自主运动,当进行有意识运动时,不自主、不协调及无效的运动增多。

(3)强直型(rigidity):此型很少见到,由于全身肌张力显著增高,身体异常僵硬,运动减少,主要为锥体外系症状,使其四肢做被动运动时,主动肌和拮抗肌有持续的阻力,肌张力呈铅管状或齿轮状增高,腱反射不亢进,常伴有严重智力低下。

(4)共济失调型(ataxia):可单独或与其他型同时出现。主要病变在小脑。临床表现为步态不稳,走路时两足间距加宽,四肢动作不协调,上肢常有意向性震颤,快变转化的动作差,指鼻试验易错误,肌张力低下。此型不多见。

(5)震颤型(tremor):此型很少见,表现为四肢震颤,多为静止震颤。

(6)肌张力低下型(atonia):表现为肌张力低下,四肢呈软瘫状,自主运动很少。仰卧位时四肢呈外展外旋位状似仰翻的青蛙,俯卧位时,头不能抬起。

(7)混合型(mixed):同一患儿可表现上述2~3个型的症状。以痉挛型与手足徐动型常同时受累。还有少数病儿无法分类。

了解了关于脑瘫的表现,在以后生活中,希望家长对注意孩子的健康问题,发现孩子身体有异样,要及时检查,争取早治疗,早康复,尽量让他们能像健康的孩子一样成长,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生活。最后希望大家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