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颅咽管瘤的常识了解与认识

有关颅咽管瘤的常识了解与认识

生活中,不少的颅咽管瘤患者都有这样的心理,担心颅咽管瘤治疗难度大,钱花了不算,还痛苦,这里外科专家提醒:其实只要去专业的外科医院进行科学治疗并不困难。那么,有关颅咽管瘤的常识了解与认识 下面咱们一起解答吧。

【定义】颅咽管瘤为发生于原始口腔外胚层形成的颅咽管(或称Rathke囊)或内胚层Seessel囊残余上皮细胞的肿瘤,属先天性肿瘤。本病可在任何年龄发病,但70%发生于15岁以下的儿童和少年;儿童中的发病高峰约在5~10岁,成人中发病高峰约在50~60岁。颅咽管瘤占颅内肿瘤的5%~6%;约占儿童颅内肿瘤的5%~10%。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许志勤

【病理】大体标本:肿瘤表明光滑或呈轻度凹凸结节状,肿瘤多为囊性或多囊性,完全实质者少,囊液呈黄色或黄褐色、咖啡色粘稠液体,内容物复杂,包括胆固醇结晶、普通蛋白、角蛋白和钙化沉着。囊壁多有钙化斑点。镜下检查:分为牙釉质型和乳头状型。

【诊断依据】

1临床表现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三组症状:

(1)内分泌功能障碍:为肿瘤累及垂体和下丘脑所致,包括生长发育障碍,性功能障碍,脂肪、水、电解质代谢障碍、精神障碍,表现为尿崩和垂体功能低下症状和体征。

(2)肿瘤压迫症状:出现头痛、视力视野障碍,影响其他脑神经引起相应的症状。

(3)颅内压增高症状:肿瘤增大导致脑脊液循环障碍,导致梗阻性脑积水。

2辅助检查

(1)X线平片:多数出现鞍区和鞍上异常钙化以及部分患者出现颅内压增高征象。

(2)CT:平扫示鞍上低密度囊性或囊实性肿块,病变边界清楚,呈圆或卵圆形,或分叶状。囊壁钙化呈弧线状,实质钙化则呈点片状。鞍上池部分或完全封闭,可有梗阻性脑积水征象。增强后如为囊性颅咽管瘤,其囊壁呈薄的环形强化,而中心低密度囊液无强化。少数颅咽管瘤不强化或呈均一强化。

(3)MRI:T1加权像示肿瘤囊内容物多呈高信号,肿瘤的实质部呈等、低信号。T2加权像示囊性成分为高信号,钙化在T2加权像上几乎都为低或极低信号。增强后肿瘤的实质部分和囊壁可以强化,但有相当一部分颅咽管瘤不增强。

以上对颅咽管瘤做出的详细介绍,希望对患上颅咽管瘤的你有用,另外,如果你患上了颅咽管瘤,一定要根据颅咽管瘤病情的情况,颅咽管瘤进行对症治疗。同时,在治疗的颅咽管瘤过程中,一定要多多的做好颅咽管瘤预防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治疗颅咽管瘤,在这里祝颅咽管瘤患者能够早日康复。通过以上的介绍,大家对有关颅咽管瘤的常识了解与认识应该有所了解,最后祝患者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