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空洞症的治疗注意什么呢

脊髓空洞症的治疗注意什么呢

在治疗脊髓空洞症的时候,如果人们盲目的进行治疗的情况下,是非常容易走上治疗疾病的误区的,因此对于脊髓空洞症治疗原则,要重视了解起来,那么脊髓空洞症在治疗的过程当中,我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的发生呢!

1.小心进食呛咳:脊髓空洞症瘫痪患者,常常伴有喉部神经麻痹,对于口腔及咽部异物刺激反应迟钝,所以极易在饮水或进食流质食物时,发生误吸或误咽,将水或食物吸入呼吸道(气管和肺)而引起肺部感染。有的家属虽然未发现患者有呛咳现象,但是实际上由于病人咳嗽反射能力降低,已经将食物误入气管,导致病人反复发生肺炎。所以最好将食物做成糊状,如患者经常出现进食呛咳现象,应给病人插入鼻饲管,食物可自行吞咽,而水及流食(牛奶、豆浆、果汁等)可通过胃管注入。这样可防止肺炎的发生。

2.小心尿路感染:患者长期卧床,有的已经不能自行排尿,会经常造成尿潴留或者尿床;病人的会阴部难以保持清洁卫生,特别是有些患者需要长期留置导尿管。上述诸多原因都易引起病人发生尿路感染,所以,应保持尿垫的卫生,每日用温水清洗会阴及臀部。对留置导尿管的病人,应定期冲洗,并要按医生的嘱咐进行操作。

3.小心形成褥疮:脊髓空洞症瘫痪患者,往往不能自行翻身,加上营养情况较差,局部体表长时间受压,引起血液循环不良,容易发生组织坏死(褥疮)。最常见的部位有尾骨、双髋、足跟、双肘、后枕等。为此,对此类病人,应每隔2—4小时就要改变体位一次,对床单、床垫等物要扯平,不能有皱折,对患者易发生褥疮的部位,要经常给于按摩,每日用温水擦洗后,抹些痱子粉,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4.小心肢体挛缩:由于患者不能自主活动,久之可导致肌肉萎缩、关节僵硬、肢体挛缩。所以,要对患者的各关节、肌肉,经常进行被动(由他人协助做)按摩、活动,尤其是双足应与小腿保持九十度的状态,称为功能位,防止足下垂。对于已发生关节僵硬的病人,操作时应循序渐进,由轻到重,逐渐恢复病人的关节功能,不可强行实施,以免发生意外。

5.小心肺梗塞:患者长期卧床,极易形成下肢、盆腔等部位血流瘀滞,加之患者饮水量少,血液黏稠度增高等原因,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创造了条件,不仅可发生下肢肿胀,更严重的是血栓脱落,导致肺动脉栓塞,大块的血栓栓塞可引起病人突然死亡。为此,除应经常活动病人的肢体外,每晚需用温水为患者泡泡下肢,平时也应给病人做些被动的肢体活动,并尽量多喂些水,均有利于防止下肢血栓形成。

通过以上内容的详细分析之后,大家对于脊髓空洞症治疗的过程当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是不是已经明确的了解了呢?这种疾病的潜在伤害都是非常的严重的,因此患者朋友们在治疗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注意,一定要少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