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的临床诊断标准

脑梗塞的临床诊断标准

脑梗塞又称脑梗或缺血性脑卒中,是指由于脑部血管血液供应发生障碍,导致脑细胞缺血缺氧,引起局部脑组织发生坏色或软化性病理改变。脑梗塞属于脑卒中的一种,较为常见,占全部脑卒中的80%左右。

脑梗塞的诊断标准如下。

1.脑血栓形成的诊断标准:

(1)常于安静状态下发病;

(2)大多数无明显头痛和呕吐;

(3)发病可较缓慢,多逐渐进展,或呈阶段性进行,多与脑动脉粥样硬化有关,也可见于动脉炎、血液病等;

(4)一般发病后1~2日内意识清楚或轻度障碍;

(5)有颈内动脉系统和(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症状和体征;

(6)腰穿脑脊液一般不应含血;

(7) CT检查发现脑梗塞部位。

#p#副标题#e#

2.脑栓塞的诊断标准:

(1)多为急骤发病;

(2)多数无前驱症状;

(3)一般意识清楚或有短暂性意识障碍;

(4)有颈动脉系统和(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的症状和体征;

(5)腰穿脑脊液一般不含血;

(6)同时伴有其它脏器、皮肤、粘膜等栓塞症状。

脑梗塞的发生要及时及早地预防,才能尽可能地降低脑梗塞的发生和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最后,祝脑梗塞患者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