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病变会有哪些症状表现

脊髓病变会有哪些症状表现

脊髓病变是一种严重的骨科疾病,脊髓病变疾病出现后对患者的伤害非常严重,而且对他们的生活也会带来很大的影响,严重时可能会导致患者瘫痪,疾病的症状越多带给患者的伤害就越大,那么脊髓病变疾病具体有哪些症状表现呢,请看下面的介绍吧。

脊髓病变的症状表现

一、脊神经根受压症状:常因一或多条脊神经后根受压而产生烧灼痛、撕裂痛或钻痛,并可放射到相应的皮肤节段,当活动脊柱、咳嗽、喷嚏时可引起疼痛加剧,适当改变体位可获减轻,这种首发的根性疼痛症状常有重要定位诊断意义。硬脊膜炎、髓外肿瘤尤其是神经纤维瘤和各种原历引起的椎管塌陷,根痛常较突出。在根痛部位常可查到感觉过敏或异常区,倘功能受损时,则可引起节段性感觉迟钝。如病灶位于脊髓腹侧时,可刺激和损害脊神经前根,引起节段性肌痉挛和肌萎缩。

二、脊髓受压症状:

(一)运动障碍。脊髓前角受压时可出现节段性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症状,表现为由受损前角支配范围内的肢体或躯干肌肉萎缩、无力、肌肉纤颤。当皮质脊髓束受损时,引起受压平面以下肢体的痉挛性瘫痪一瘫肢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

(二)感觉障碍。感觉障碍的平面对病灶定位常有较大参考价值。

(三)反射异常。

(四)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病变水平以下皮肤干燥、汗液少,趾(指)甲粗糙,肢体水肿。腰骶髓以上的慢性压迫病变,早期排尿急迫不易控制;如为急剧受损的休克期,则自动排尿和排便功能丧失,以后过渡至大小便失禁。腰骶髓病变则表现为尿、便潴留。

三、脊椎症状:病灶所在部位可有压痛、叩痛、畸形、活动受限等体征。

四、椎管梗阻:压迫性脊髓病可使脊髓的蛛网膜下腔发生不全或完全性梗阻。

脊髓病变的鉴别诊断:

1. 室管膜瘤

①年龄:室管膜瘤多发生于30岁以后;星形细胞瘤多发生于儿童及青少年。

②部位:室管膜瘤多见于下部脊髓、圆锥及终丝;星形细胞瘤多见于颈髓及上部胸髓。

③增强:室管膜瘤边缘锐利、境界清楚,多累及整个脊髓;星形细胞瘤不规则强化,境界欠清晰,多位于脊髓后部。

2. 急性脊髓炎

• 病因:病毒感染或其所致的自体免疫性反应。

• 临床表现:多见于青壮年,常有上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等先驱症状,起病急,双下肢突然无力,并于数小时或日内迅速发展为瘫痪;脑脊液检查可有蛋白或细胞数轻度增高。

脊髓病变治疗方法

1、物理治疗:主要是改善全身各个关节活动和残存肌力增强训练,以及平衡协调动作和体位交换及转移动作,例如:卧位到坐位、翻身、从床到轮椅、从轮椅到厕所马桶等移动动作,以及理疗:利用水疗、光疗、生物反馈等有针对性促进康复。

2、心理治疗:脊髓病变患者肢体突然丧失功能伴大小便失禁,其心理创伤远远大于机体创伤,由于难于接受这一事实,因而痛苦失望,甚至悲观厌世。护理人员应及早发现患者情绪变化,主动与其交谈。抑郁者往往不配合或缄默不语,焦虑者则紧张、激动。此时以稳定患者情绪为基础,在护理过程中关心及注意脊髓病变患者每一个动作,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安慰、体贴,使患者减轻痛苦,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3、早期的功能干预康复应在患者入院后尽早介入,以预防并发症。预防关节挛缩和褥疮的发生非常重要,让患者进行一些主动活动以防止废用性萎缩,同时给患者一种参与训练的感觉,而不是简单的被动接受治疗,应早期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教育,积极配合康复训练。

4、具有不同程度躯干和上肢障碍的四肢瘫患者,训练日常生活活动尤为重要,自理活动如吃饭梳洗上肢穿衣,病人在床上进行移动,并逐渐过渡到从床上移动到轮椅上,大多数截瘫病人可独立完成。

以上的知识就是脊髓病变疾病出现后的一些症状表现了,我们大家一定要把这种严重而又复杂的疾病重视起来,多去了解有关此病的知识,在生活中做好预防工作,不要受到脊髓损伤病变侵害,出现以上所介绍的脊髓病变的症状后请及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