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对脊髓空洞症的护理方法

日常对脊髓空洞症的护理方法

对于任何一种疾病来说,患者要想尽快康复的话,除了积极的配合医生进行治疗之外,日常生活中的辅助治疗也是必不可少的,对于脊椎空洞症也不例外,为了能够让患者尽快康复,现在就请专家总结一下日常对脊髓空洞症的护理方法。

1·基础保健措施。须意识到和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工作中保护无感觉区,经常想到无感觉区。每天检查几次看有无受伤,注意皮肤有无发红、水疱、烫伤、青肿、抓伤、切伤等等。

2·加强保健措施。最好有较主专业的康复指导和训练。晚期脊髓损伤患者由于二便失禁、肌肉萎缩、肌无力而长期卧床,易并发肺炎、褥疮等,加之大多数患者出现延髓麻痹症状,给患者生命构成极大的威胁。脊髓损伤患者除请医生治疗外,自我调治十分重要。

3·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较强烈的长期或反复精神紧张、焦虑、烦燥、悲观等情绪变化,可使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平衡失调,使肌跳加重,使肌萎缩发展。

4·多吃营养食品和水果。注意大便情况,超过3~7天无大便,要在肛门内快速注入开塞露2支,过于干燥要戴手套(乳胶)挖出,手要轻柔,防止肛裂,同时可口服一些蜂蜜,缓泻药(如番泻叶泡水或中药麻仁润肠丸等)。

脊髓空洞症的症状有哪些吗?

1、运动症状

运动异的现象为一侧或双侧上肢力量下降;往往手内受累最早,上行到前臂、上臂及肩带。手部肌肉受累严重时会呈现出爪形手畸形。病变伤害到侧索,下肢会发觉对称或不对称性痉挛性轻瘫,反射亢进,跖反向伸性。一些病人有下肢运动障碍。部分病症持续进展或不诊疗的患者晚期可能瘫痪。

2、营养障碍:

由于关节软骨、骨营养障碍及深浅感觉障碍会出现反馈机制失调,Charcot关节。会出现关节肿胀、积液,超限活动,活动弹响但没有痛感等症状表现。X线表现为关节骨端骨软骨破坏破碎,会出现*位。皮肤常常多汗或无汗,另外颜色也会有一定的改变,角化过度,指甲粗糙、变脆。有时也会发生无痛性溃疡。

3、感觉异常

常常会出现一侧或两侧上肢痛觉及温度觉减退或消失;也会出现麻木感,如果病情严重,会出现被烫伤或刀割伤而不知的情况;也会出现颈、肩、背或上肢的疼痛。下肢感觉异常也是脊髓空洞症的常见症状表现。

4、自主神经损害

空洞累及脊髓侧角之交感神经脊髓中枢,出现Horner综合症。病变损害相应节段、肢体与躯干皮肤会出现分泌异常,出现多汗、少汗是分泌异常。少汗症会局限出现在身体的一侧,更多见于一侧的上半身,或一侧上肢或半侧脸面。一般角膜反射也会受到减弱或消失,由于神经营养性角膜炎引发双侧角膜穿孔。遇冷后排汗增多,出现温度降低,指端、指甲角化过度,萎缩,失去光泽。因为痛、温觉消失,所有常常出现烫伤、碰伤。末期患者会发生大小便障碍及反复性泌尿系感染。

相信通过对以上内容的总结,大家应该了解的日常中对脊髓空洞症患者的护理工作,希望患者和家属能够将这些护理方法实施到位,以便让患者早日康复,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要积极的了解这种疾病的发病症状,这样才能对其做到早发现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