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老年科 > 脑血栓 > 脑血栓常识

脑血栓存在哪些比较常见的误区

脑血栓存在哪些比较常见的误区

虽然说脑血栓这种疾病在我们的生活中非常的常见,并且这种疾病对我们的身体危害非常的大,但是大多数人对于这种疾病都不是特别的了解,这也就导致了有些患者在患病的时候,进入治疗的误区,那么人们对于脑血菅这种疾病,都存在哪些比较常见的误区呢!

一、脑血栓根本不能预防

常见的脑血栓的治疗误区是,脑血栓根本不能预防,据调查,很多人都认为脑血栓是不能预防的,这种认为是极为错误的,在此可以告诉大家,脑血栓是可以预防,只要做好预防措施,那么就能很好的防止脑血栓病发生。

由于很多人认为脑血栓不能预防的,因此,相关人员对此做了调查。调查表明,那些长年坚持吃素、运动、靠深海鱼油代替药物却仍然遭遇脑梗的人,认 为所谓的“预防”似乎没有用处。实际上,大量国际临床研究显示,与脑血栓密切相关的是胆固醇水平,而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每降低10%,脑血 栓风险就降低15.6%,因此,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证明,就不要认为预防无效,如做了预防措施还是被脑血栓找上,只能证明您做的预防措施不全、不好。

对于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或代谢综合征等脑血栓危险因素的动脉粥样硬化人群,在低胆固醇膳食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可以显著降低脑梗风险。

二、素食、多运动能预防脑血栓

胆固醇异常不是一个简单的生活方式病。在导致脑血栓的危险因素中,年龄、性别、家族史等危险因素不可改变。

而在可以改变的因素中,引起严重危害的主要是胆固醇异常,尤其是LDL-C过高。此外,高血压、糖尿病以及有吸烟习惯,很多体重较轻的瘦人与严格素食者也遇到发生血脂偏高、胆固醇异常问题。只要有上述危险因素,都可能出现脑血栓。

三、保健品可以预防脑血栓

采用保健品预防脑血栓的作用还不明确。目前医学界公认“他汀”类药物是降胆固醇的主要药物,而且全球20年左右的用药经验已验证了“他汀”类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四、定期输液稀释血管能预防脑血栓

每年秋冬季一到,不少老年人到医院输液,认为能降低血液黏稠度,降低脑血栓、心梗风险。这个观念危害很大。

首先,单一血黏度化验作为脑血栓检测指标缺乏依据,如今在很多大医院已经被废弃。其次,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动脉血管内壁是慢慢沉积形成动脉粥 样硬化斑块,使血管变窄、被阻塞住。这些斑块随时可能破裂,导致急性脑梗、心梗。控制动脉粥样硬化与预防脑血栓进程密不可分,这是一个长期过程,而定期输 液只是突击行为。

五、体检化验单在指标范围内就是正常

脑血栓病多发于中老人年 身上,因此,40岁以上男性、绝经女性、肥胖、有黄色瘤,有血脂异常及心脑血管病家族史者的胆固醇指标,不能仅仅参考化验单上“不高于3mmol/L”这 一指标。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此类人群应每年检测一次血脂,做身体检查时最好到大点的、正规点的医院去做,这样才有保障。

预防脑血栓中老年人该如何做呢?

1、建议所有的中老年人,都应该认真地检查一次自己的“血管健康”情况,了解自己的血压、血脂与动脉是否发生硬化,这一点对于中老年人该怎样预防脑血栓十分重要。因为动脉硬化、高血压、血脂和血液粘稠度增高是发生脑血栓的病理基础。

2、对于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血脂患者,必须把积极、认真治疗这些疾病作为自我保健的重点。因为,治疗它们就是预防脑血栓的得力措施,是去因预防。

3、老年人要时刻警惕小中风,它是脑血栓和脑出血的报警信号。所谓小中风,即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主要症状是突然失语、吐字不清、手脚麻木、视物不清、复视或忽然手中拿的物品失落下去。

中老年人要想让自己能够远离脑血栓这种疾病,保证自己拥有健康的晚年,在日常生活中就要做好对这种疾病的防治,定期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积极地防治动脉硬化,高血压和高血脂等疾病,并且避免出现中风的情况,这样就可以降低自己患病的可能,保证自己安享晚年。